#102年,#初等特考,#教育行政,#教育法規大意, | |||
依教育基本法規定,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應設立教育審議委員會,其成員包含教育學者專家、家長會、教師會、教師工會、教師代表及: |
A |
社區、弱勢族群、教育及學校行政人員代表 |
B |
社工、衛生醫療、學校行政人員代表 |
C |
社工、衛生醫療、諮商輔導人員代表 |
D |
弱勢族群、衛生醫療、諮商輔導人員、教育及學校行政人員代表 |
#102年,#初等特考,#教育行政,#教育學大意, | |||
近來政府致力於組織再造,下列何者是教育部組織改造後新設立的次級機關? |
A |
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
B |
高等教育司 |
C |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
D |
終身教育司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稅務法規大意, | |||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定,中央政府應將所得稅總收入百分之多少由中央統籌分配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 |
A |
十 |
B |
二十 |
C |
四十 |
D |
五十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下列何者不是政府間補助款(grants)的功能? |
A |
平衡區域發展 |
B |
促進資源配置效率 |
C |
改善區域間的分配公平 |
D |
有效融通上級政府所需財源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就資源配置的財政功能而言,政府對於邊際下的外部性(infra marginal externality),應如何矯正? |
A |
課稅 |
B |
補貼 |
C |
管制 |
D |
毋須矯正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假設政府的某一項政策,使某些人的福利提升,但也使其他人的福利下降,則依下列何種判斷準則,此項政 策確定是不可行的? |
A |
柯托爾準則(Kaldor criteria) |
B |
希克斯準則(Hicks criteria) |
C |
柏瑞圖準則(Pareto criteria) |
D |
賽托夫斯基準則(Scitovsky criteria)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有關現行我國中央政府總預算、決算的編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總預算草案由財政部負責彙總編製 |
B |
總預算草案應於每年八月底前送交立法院審議 |
C |
總決算草案的彙總編製由行政院主計總處負責 |
D |
總決算須由審計長向立法院提出審核報告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同層級政府間財政能力不一致的現象,稱為: |
A |
集中效果 |
B |
財政水平不均 |
C |
資源配置無效率 |
D |
財政自主性不足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若其他情況不變,在既定的政府支出下,下列何者表示課稅或發行公債融通支出之經濟效果相同? |
A |
李嘉圖等值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y) |
B |
分離定理 |
C |
跨代負擔移轉效果 |
D |
預算平衡效果 |
#102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假設 X 財貨的市場供給線是一條水平線,市場需求線是一條負斜率的直線。原先市場均衡價格是 5 元,均衡交易量是 8 單位。現若政府對該財貨的供給者課徵每單位稅額為 10 元的從量稅,假設稅後均衡交易量為6 單位,試問以下何者正確? |
A |
單位稅額 10 元完全由供給者負擔 |
B |
政府稅收 90 元 |
C |
超額負擔 10 元 |
D |
生產者剩餘減損 70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