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有關纖維與毛髮鑑定實務,請選出正確者:①毛髮皮質內色素顆粒為髮色來源主要 ②人毛之髓質係數(medullary index)一般小於 1/3,而大部分的動物其髓質係數會大於 1/2 ③動物毛髮均具有髓質,且皮毛中髓質表現最明顯的位置是在皮毛之中端 ④纖維染料分析遇到同色異譜(metamerism)之困境時,非破壞性分析方法中以偏光顯微鏡為首選 ⑤同一類之人造纖維,可能因製程差異導致橫切面出現明顯變化 |
A |
②④⑤ |
B |
②③ |
C |
①②④⑤ |
D |
①②⑤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有關無機分析之儀器與分析應用,請選出正確者:①ICP-MS 分析可以知悉同一元素質量數不同之同位素及比例 ②原子序較高的元素,其背向散射電子強度會越強 ③原子吸收光譜法中,火焰式有較佳之再現性,無火焰式有較好之取樣效率及靈敏度 ④中子為具單位質量但不帶電荷之粒子,以中子轟擊樣品時,可不受靶材周圍靜電荷干擾,鑑識上常運用在射擊殘跡元素分析 |
A |
②③④ |
B |
①②③④ |
C |
①②③ |
D |
②③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將分析物由複雜基質分離之層析法概念,請選出正確者:①超臨界流體萃取時,須將溫度加熱至三相點,此時如何加壓都無法使物質變成明確的液相 ②薄層分析中,Rf值(retardation factor)為分析物移動距離與溶劑距離之比值 ③使用薄層分析展開平板法時,分析樣品的起始線必須與展開劑直接接觸才能獲得最精確移動數值 ④使用氣相層析進行濫用藥物分析時,可用波峰滯留時間與面積測量作為化合物之純度標準 ⑤液相層析法以液體為動相,管柱為靜相,將混合物之成分分離 |
A |
①③④⑤ |
B |
①②④⑤ |
C |
②③④⑤ |
D |
②④⑤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X-射線能譜分析儀進行無機物分析,可獲得待測物證重要資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二次電子的發射強度隨樣品所含元素原子序之增加而增強 |
B |
C |
背向散射電子經影像轉換後,即可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 |
D |
二次電子及背向散射電子信號可用來作為高倍率的顯微觀察 |
E |
不同元素產生之 X-射線能量均不同,一般用於樣品之破壞性元素定性及定量分析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一般易燃性縱火劑多為高揮發性有機物,必須使用適當的容器加以包裝保存,俾供實驗室分析鑑識,如果使用不當之容器可能導致縱火劑漏失或污染,下列何者不適合包裝縱火殘跡? |
A |
聚乙烯類塑膠袋 |
B |
聚酯類塑膠袋 |
C |
耐隆類塑膠袋 |
D |
乾淨鐵罐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於屍體上顯現指紋跡證,對於破案有莫大助益,請問下列何者係適合用於顯現屍體指紋的方法?①寧海德林法 ②氰丙烯酸酯法 ③碘-銀板轉印法 ④磁粉法 ⑤矽膠法 |
A |
②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④⑤ |
D |
②③④⑤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現場某些環境因子會對於 DNA 造成傷害,下列何者敘述正確?①微生物污染所釋出的核酸水解酵素造成 DNA 斷裂 ②強氧化劑提供能量促 DNA 形成鹼基鍵結而突變 ③強酸破壞鍵結而使DNA 去嘌呤或斷裂 ④強鹼和高溫會破壞氫鍵,使 DNA 雙股分開成單股 |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依內政部警政署於民國 112 年修正發布之刑事鑑識手冊中有關槍擊殘跡證物之處理原則,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
A |
採取槍擊殘跡,應以黏有雙面碳膠之鋁(銅)座分別黏取不同部位,並分別標示其採證位置 |
B |
採取手部槍擊殘跡,宜於案發後 8 小時內儘速採集未經清洗、擦拭、救護之手部殘跡 |
C |
採取其他相關之槍擊殘跡,宜於案發後 12 小時內儘速採集未經清洗、血跡污染之最外層衣物表面殘跡 |
D |
同案有槍彈證物可供鑑定者,以槍擊殘跡證物之鑑定為優先,並將槍彈證物暫時保存,視案情需要,再行送鑑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鑑識人員於暴力刑案現場中常會發現許多疑似血跡的生物性跡證,鑑識人員使用血跡初步檢測試劑進行初篩,以釐清相關案情,請問下列何者非血跡初步檢測試劑? |
A |
鄰聯-甲苯胺(Ortho-tolidine) |
B |
二苯胺(Diphenylamine) |
C |
四甲基聯苯胺(Tetramethylbenzideine) |
D |
無色孔雀綠(Leucomalachite green) |
#114年,#三等警察,#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鑑識人員分析實驗數據時,必須鑑別真實樣品訊號與雜訊(noise)之間差異,才能做出正確判斷,若空白樣品訊號平均值為 μ,標準差為 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偵測極限(limit of detection):樣品訊號必須大於 μ+3σ |
B |
確認極限(limit of identification):樣品訊號必須大於 μ+6σ |
C |
可靠偵測極限(reliable detection limit):樣品訊號必須大於 μ+8σ |
D |
定量極限(limit of quantitation):樣品訊號必須大於 μ+10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