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資料一:「三十年內,中國絕無能力可以救援台灣,最好仿效愛爾蘭人之抗英。在初期,愛爾蘭人如暴動,小則以警察,大則以軍隊,終於壓殺無一人倖免,後乃變計,勾結英朝野,漸得放鬆壓力,繼而獲得參政權,也就得與英人分庭抗禮了。」 |
A |
兩份資料皆是希望台灣成為真正的日本殖民地 |
B |
兩份資料皆是希望台灣能抵抗日本政權 |
C |
資料一的主張對日據時期台灣的民族運動,影響至深且鉅 |
D |
資料二的主張對日據時期「台灣文化協會」所提倡的「同化運動」,影響深遠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政黨的黨旗曾發生以下的改變:原本是「上青下紅,中央白日,青即全民運動,紅及階級運動,白日即太陽,乃表示光明之意義。」後來在隔年改成「黨旗左上角旗面四分之一處為藍地,意即黑夜,藍地中有三顆星,代表黨的三大綱領;而其餘四分之三的旗面為紅色,意即熱血。全體的意思即以熱血要求解放。」請問此政黨應為何?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板橋林家、高雄陳家、鹿港辜家因為何種因緣,從大地主變成了工商鉅子? |
A |
響應實業興國政策,變賣土地,經營工商業 |
B |
將農業盈餘多角化經營,因而增加工商投資 |
C |
政府補償大地主放棄土地的損失,撥付實物債券與公有企業股票,促成轉型 |
D |
遷台後的政府為攏絡大地主支持,因此給予經營工商企業的特權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一史書:「吏部尚書告老還家,皇帝派人去探察。使者到了他家,見到一個老農坐在小凳子上整理秧苗,樣子很端莊穩重,使者問他:『老尚書在家嗎?』農人很恭敬地回答:『我就是。』使者回來向皇帝報告,皇帝很感動,也誇獎了幾句,這樣的情形在當時頗為普遍。一般士大夫不多置產業,當過高官,退休以後,生活如同寒士。當官貪財,廣置產業,就會受到批評,為公議所不容。」請問本文係描述哪一個時代?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武則天的父親是木材商人,出身並非屬於世族,故唐朝宗室或者功臣集團雖然表面恭敬,心裡卻未必尊重她。武則天為了反制這種排斥,在制度上做了哪些重要調整?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發展均曾歷經興衰變遷,下列何者,最能證明該時代的經濟是相當繁榮的?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個時代的知識份子特別喜好遊山玩水,為了便於登山而發明一種木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後齒」;也常在會稽、鍾山等地營建別墅,享受山水園林之勝景。這種生活方式最常出現在何時?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光緒20年,歲次甲午,是年中日戰爭又稱為甲午戰爭。若依干支推算,則光緒10年朝鮮親日派發動政變,朝鮮人稱為什麼之亂? |
#98年,#28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匈奴的冶鐵工藝中,有許多刀劍的形式酷似漢式,我們應可做如何的理解? |
A |
匈奴從戰爭當中所俘虜的漢人工匠製作的 |
B |
漢朝皇帝為了表示友好,派工匠傳授的 |
C |
刀劍形式本來就大同小異,沒有漢式或匈奴式之分別 |
D |
匈奴在戰爭中從漢人手中掠奪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