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有關比例尺的敘述下列有那些是正確的選項?(甲)大比例尺地形圖中兩相鄰等高線高度差通常較小(乙)要了解地表上小型建物或公共設施(像燈柱、地下排水溝蓋)之位置,需使用小比例尺地圖(丙)颱風造成某鄉鎮學校損壞程度之調查,應使用小比例尺地圖(丁)同圖幅大小的小比例尺地圖所能涵蓋範圍較大。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臺灣平均每人所能分配的水資源量並不多,約只有世界平均的1/7。請問那些「並非」是造成臺灣缺水的原因?(甲)人口密度高(乙)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丙)河流坡降小(丁)坡陡流急,地勢起伏大(戊)年降水量少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伊斯蘭教內教派很多,信仰範圍遍及歐、亞、非三洲,主要有「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請問下列那一地區是「什葉派」的主要分布區?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國文, | |||
閱讀下文,依文意推敲,□□處最適合填入的句子是: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楚辭.卜居》) |
A |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
B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C |
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
D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國文, | |||
下列文句擷取自先秦各家思想,對應正確的選項為: |
A |
信賞必罰,其足以戰:縱橫家 |
B |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家 |
C |
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農家 |
D |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墨家。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國文, | |||
下列關於各篇文章人物的行為分析,錯誤的選項是︰ |
A |
鴻門宴中范增對劉邦起殺機,是因劉邦曾對范增無禮,又安排內奸於項羽陣營,必須殺雞儆猴 |
B |
馮諼詐稱孟嘗君之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實是為孟嘗君贏得民心,也為鑿三窟的重要伏筆 |
C |
燭之武勸秦伯「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提醒秦伯不要滅掉鄭國,以免讓晉國增加實力 |
D |
李斯勸秦王「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表達廣納人才有益於國家強盛,不應非本國人便拒絕任用。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國文, | |||
「菊花」為四君子之一,向來為文人喜愛歌詠的對象,下列詩文所詠為菊花者為: |
A |
娉婷玉立出汙泥,吳娃蕩槳歌聲軟。水殿流觴月色低,最是納涼深好處 |
B |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
C |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D |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國文, | |||
閱讀下引二段文字的敘述觀點,下列說明正確的是:甲、「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節錄自《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乙、「士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節錄自王安石〈讀孟嘗君傳〉) |
A |
二文皆肯定孟嘗君廣納人才、識人之明的胸襟 |
B |
綜合二文,可知食客的才智奉獻是孟嘗君能夠南面制秦的關鍵 |
C |
王安石認為孟嘗君能夠得到優秀人才,主因身邊多雞鳴狗盜之人 |
D |
《戰國策》作者以為孟嘗君能安居高位,足智多謀的馮諼居功厥偉。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國文, | |||
下列是某生整理的國文筆記摘要,完全正確的是: |
A |
〈漁父〉與〈赤壁賦〉採主客問答的形式書寫,同屬律賦 |
B |
〈勸和論〉與〈諫逐客書〉同屬具勸諫性質的奏議類文章 |
C |
〈虬髯客傳〉與〈勞山道士〉皆為具完整結構的文言短篇小說 |
D |
〈散戲〉與〈孔乙己〉皆描寫舊文化的沒落、科舉的式微悲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