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臺灣嘉南平原與蘭陽平原早期因集體開墾土地,多形成集村。但後來的發展則是前者仍維持集村形態,後者的聚落卻漸趨向分散,形成以散村為主的形態。造成此差異的原因,是二地區哪一因素不同所致? |
A |
地形 |
B |
水源 |
C |
治安 |
D |
傳統習慣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下列各種貨物的運輸,何者適合採用空運的方式? |
A |
從澳洲進口鐵砂供應高雄中鋼使用 |
B |
從美國運銷大豆到臺灣 |
C |
從荷蘭運新鮮的鬱金香到臺灣 |
D |
從美國小麥帶運小麥到布法羅(水牛城)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若想瞭解「台北捷運木柵線沿線70分貝的影響範圍」,最適宜採用地理資訊系統的哪一種分析方法? |
A |
疊圖分析 |
B |
地勢分析 |
C |
視域分析 |
D |
環域分析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某一地區氣候非常乾燥,除了緊鄰溪流的河岸和泉水湧出的綠洲處有人定居之外,其他地方大多人跡罕至,十分荒涼。」以上敘述比較接近地理學的哪一種人地關係理論? |
A |
環境決定論 |
B |
環境可能論 |
C |
環境協調論 |
D |
環境生態論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依照克氏的中地理論,如果在一個k=3的中地體系中,最低等級中地的市場區域數為54個,則此一中地體系內各個等級的所有中地,總個數應為多少? |
A |
18 個 |
B |
36個 |
C |
54個 |
D |
72個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表(二)為北部非洲六個國家西元2000年的平均國民所得(單位:美元)。表中顯示北非各國平均國民所得差異極大,此種差異與何種產業的發展具有最密切的關係? |
A |
農業 |
B |
林業 |
C |
牧業 |
D |
礦業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表(三)是非洲某地甲、乙、丙、丁四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與水土流失的關係,若按照「小米、草地、乾耕裸地、未放牧林地」的順序排列,則下列何者正確? |
A |
乙丙丁甲 |
B |
丙乙甲丁 |
C |
丙丁乙甲 |
D |
丙乙丁甲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博文在從事「宜蘭地區聚落發展的過程」之研究中,得到如下的結論:「宜蘭地區聚落的出現、成長,以及聚落形式的重組,和該地區埤圳的修築,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該研究採行的方法應為: |
A |
歸納法 |
B |
演繹法 |
C |
假說檢驗法 |
D |
問卷調查法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下列哪一個地區在海運上處於亞、澳航線和亞、非、歐航線的通過位置,素有「世界貿易路線的十字路口」之稱,致使其民族、文化、政治均頗為複雜? |
A |
東亞 |
B |
東南亞 |
C |
南亞 |
D |
西亞 |
#94年,#24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元朝時,義大利人馬可孛羅曾在中國多年,他發現中國可分成對比明顯的兩部分,一部分稱為「天國(Cathay)」,一部分稱為「蠻子(Manji)」。天國有廣大的平原,但農作收成卻不甚可靠,常常鬧災荒,人民長得比較高;蠻子有很多丘陵,每一小塊平地都從事集約耕作,稠密的人口擠住在街道狹小的城市裏,人民身材較矮。馬可孛羅曾經到蠻子的「行在城」,這個前朝故都城裏不但有鋪著石板或磚塊的大街,還有多不勝數的水道,上面橫跨著一萬兩千座石橋或木橋。在主要道路的兩旁,矗立著宮殿庭園和裝飾華麗的高樓,城市景觀與「汗八里」(北京)完全不同。試問22-24題: |
A |
長江 |
B |
淮河 |
C |
黃河 |
D |
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