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伊比利半島西北部地區工業發展較半島上其他地區為佳,試問當地區氣候最可能為何種類型?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一位十七世紀荷蘭船醫在航海日記上如此描述:「麻六甲,位居麻六甲海峽最窄的戰略位置,能夠注視與控制海上交通。巨大的蘇門答臘島阻隔著風,麻六甲為受到風向擺布的船隻提供一個安全的港。來自西方的我們受甲風之助,穿越印度洋,船抵麻六甲,並在此處停留數個月,直到風向改變,我們才順利啟航返家。」文中所提及的甲風是指: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歐洲某區域因鄰近西亞,成為歐洲文明的起源,此區域房屋建築也常見藍色的房頂和白色的屋牆,請問有關於此區域發展描述:(甲)地形崎嶇、夏季少雨,糧食產量不足(乙)以夏雨為主的大陸性氣候,易受亞洲外族侵擾(丙)居民利用山坡地種植果樹,製成葡萄酒、橄欖油等產品(丁)地勢平坦,但土壤黏性強,不利農業發展,以上正確的選項有哪些?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葉門反政府武裝組織自2023年10月18日以飛彈、無人機攻擊以色列,也在甲海峽襲擊多國商船。由於甲海峽連接著紅海和亞丁灣,許多來往歐洲與亞洲的商船被迫避開這個水域,轉而繞過南非好望角航行,造成歐亞航線的運價翻倍上漲,請問甲海峽應為何?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右上圖為歐洲某地地形剖面圖,請問:此地形剖面圖大致是沿哪一條經緯線所繪製?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巴西高原為夏雨冬乾的莽原氣候區,請問該地夏、冬兩季依序分別受到哪兩個風帶的影響?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近年來,我國政府邀請學者編纂系列叢書並辦理書籍發表會,其部分書名如下∶ |
#113年,#警專入學考,#第43期,#乙組,#歷史與地理, | |||
東亞發展的歷程中,造成人群移動的因素有氣候的變化、大規模動亂以及政府的政策等。請問∶以下哪些情況是因政府為解決人口壓力或鞏固統治而主導人民的遷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