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警專,#甲組,#乙組,#國文科 | |||
關於下列詩句所吟詠的人物與說明,對應正確的是: |
A |
德配天地,泗水文章昭日月;道貫古今,杏壇禮樂冠華夷:韓愈 |
B |
質而綺,真而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李白 |
C |
原道開理學淵源,吏部文章,長昭日月;辟佛作中流砥柱,孤臣羈旅,獨占江山:周敦頤 |
D |
望重南陽,想當年羽扇綸巾,忠貞扶季漢;澤周西蜀,愛此地浣花濯錦,香火擁靈祠:諸葛亮 |
#111年,#警專,#甲組,#乙組,#國文科 | |||
《孟子.離婁上》:「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今也,欲無敵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猶執熱而不以濯也。」下列文意與此最相近的是: |
A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 |
B |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
C |
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
D |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
#111年,#警專,#甲組,#乙組,#國文科 | |||
閱讀測驗: |
#111年,#警專,#甲組,#乙組,#國文科 | |||
關於本文的說明,敘述最適當的是: |
#111年,#警專,#甲組,#乙組,#國文科 | |||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
A |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人生,是一場充滿逆境的旅行 |
B |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光陰,是匆匆穿越百代的過客 |
C |
「陽春召我以煙景」:春天煙霧迷濛,看起來十分樸素簡單 |
D |
「大塊假我以文章」:宴會場上盡情吃喝,能寫出好的文章 |
#111年,#警專,#甲組,#乙組,#國文科 | |||
關於本文的句意闡釋,敘述正確的是: |
A |
李白認為人生短暫,稱得上快樂的事情並不算多 |
B |
古人秉燭夜遊的原因,在於追求刺激,揮灑青春 |
C |
「桃花之芳園」與「桃李滿天下」皆比喻指學生 |
D |
此次宴會的性質,專屬李白與朋友間的文人雅集 |
#111年,#警專,#乙組,#歷史科 | |||
一位日本籍記者回憶二戰時期派駐某日本佔領地的新聞生涯:「大多時候,與當地民眾的溝通是靠翻譯員的幫助;翻譯員不在的時候,則用文言文筆談,效果很好,可以互通意思。因為這裡中年以上的人大都識得漢字,而我也大體能使用漢字交流。」這位日籍記者最可能派駐在何地? |
#111年,#警專,#乙組,#歷史科 | |||
1937 年,臺灣當地統治者說明他的政策:「(臺灣)往年作為日本的米倉、砂糖倉就足夠了,今日則非如此,而是神國日本的南方玄關,因此要在臺灣做出相應於南方玄關的狀態。並且該地方的人不可不有神國日本之玄關人的教養,因此必須致力於本島人的__________。」空格內最適合填入哪一語詞? |
#111年,#警專,#乙組,#歷史科 | |||
中古世紀結束後,有人提出這樣的說法:「莫斯科是拜占庭與羅馬的繼承者,拜占庭陷落於土耳其人之手,而羅馬受到分離派基督徒的控制,莫斯科是真正基督徒之都,因此莫斯科是第三個羅馬,也是最後一個羅馬,而莫斯科的統治者即是拜占庭皇帝的繼承人。」前述說法中「第三個羅馬」主要源自於下列何者? |
#111年,#警專,#乙組,#歷史科 | |||
臺灣有位行政長官對推動中的政策表示:「一方面固然為自耕農解除痛苦,減輕負擔;實際上實為保護地主,幫助地主。今日世界各國,在經濟方面所走的路線,一是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另一是共產主義的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最大的錯誤在於製造殘酷的屠殺;而自由競爭的結果,亦足以造成社會的矛盾,給予階級鬥爭以有利的環境與機會,我們絕不可踏這個覆轍。」這項政策為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