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毒品與犯罪一直是社會所關切的議題,對於毒品犯罪的介入手段,從執法、處遇及預防缺一不可,有關警政與毒品犯罪的關係,下列何者錯誤? |
A |
新興毒品的檢測不易,為了妥善利用人力,因此將目標放在降低吸食毒品的人口,相關緝毒工作轉由檢察機關與調查局負責 |
B |
針對高風險參與犯罪活動之人的毒品施用早期介入,能有效減少犯罪發生,達到犯罪預防的目的 |
C |
境外合作與邊境防堵、溯源斷根來減少毒品供給,雖然能夠降低犯罪的發生,但也會出現犯罪移轉的現象 |
D |
為掌握最新毒品情資,可規劃建置「毒品查緝情資整合分析資料庫」,整合毒品相關資料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跨境詐欺犯罪因全球化而崛起,近來更因為新冠肺炎的肆虐而愈趨嚴重,犯罪儼然不再是單純的地區問題,跨境警察合作組織將成為未來跨境犯罪的重要關鍵。針對跨境詐欺犯罪的情境犯罪預防應有的作為,下列何者錯誤? |
A |
放寬二類電信審核與查核,減少匿名性方式來增加犯罪風險 |
B |
增加 ATM 的巡邏頻率,強化金融機構攔阻作為,可增加犯罪的阻力 |
C |
打擊車手集團,使車手集團經營需耗費大量成本,相對減少犯罪酬賞 |
D |
透過法治宣導與法律來激發潛在犯罪者的良心,移除犯罪藉口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專業化警政模式是警政發展的重要議題,由於社會變遷與全球化效應,目前已經進入第三次的科技工業革命的時代,在這個年代當中,下列何者是第三次專業化警政年代下應有的模式具體作為? |
A |
警察組織應該採用半軍事化結構,強調服從,才能確實執行警察的專業技能 |
B |
強調偵查實務與鑑識能力,善用各種偵訊測謊的技巧來進行辦案,展現警察專業 |
C |
透過長期訓練、再進行遴選、最後經由嚴格測驗並淘汰,才能篩選出符合專業化警政所需的人力 |
D |
應善用當代最新科技來進行犯罪預防及追緝工作,針對新型態犯罪擬定應變策略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問題導向的警政策略模式中,眾所皆知的就是 S.A.R.A 模式,問題解決的過程應包含掃描、分析、反應及評估,下列針對該模式的敘述何者錯誤? |
A |
分析之目的係為了解問題的特性、成因、嚴重性與範圍,以及研擬解決之道 |
B |
評量是整個模式中最後階段,針對採取的策略進行評量,了解是否達成目的 |
C |
反應是在可能的解決方案當中,配合實務及分析結果,選擇最適當之策略 |
D |
掃描主要是蒐集相關資訊,加以深入研究,才能界定問題範圍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理性決策模式是由古典經濟學家所提倡,以有限度的理性與直覺來追求利益為目標,下列對於理性決策模式實際執行過程的敘述何者錯誤? |
A |
決策者對於問題及目標都有清楚的認識且互不衝突,但執行上往往隱晦不明 |
B |
理性決策以追求組織最大利益為主,因此實際決策過程中所有決策者會有一致性的價值信念來客觀進行決策 |
C |
理性決策模式實際執行上會因為時間、勞力及費用有限而干擾 |
D |
理性決策模式可以透過資料比對來進行各種理性思維分析,得以尋找出最佳方案,但在實際執行過程當中未必能確實的執行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警察倫理是警政工作品質的基石,警察人員除了肩負社會治安的工作外,因面對的個體從警察系統擴及到社會大眾,內部倫理與外部倫理有極大的可能產生衝突。Weimer 與 Vining 提出倫理衝突解決策略,下列何者對於倫理衝突處理模式與策略的敘述錯誤? |
A |
為了能夠解決衝突,採用妥協模式將能完美的解決衝突 |
B |
透過正式管道提出建議與表達異議,而非四處散播不實情況 |
C |
有意無意地洩漏相關機密,並從中阻礙破壞行動 |
D |
各種方式反應無效,提出辭呈離職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第三方警政是結合非犯罪的第三方參與犯罪預防及控制的活動,下列對於第三方警政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A |
第三方警政的概念當中,第一方是指犯罪人,第二方是指警察,第三方則是指其他能夠防止或控制犯罪的人 |
B |
第三方警政強調要求非違法的第三方來承擔犯罪預防與控制的責任,但其核心主導權仍然是警察,方能指揮第三方來協助 |
C |
第三方警政除了鼓勵第三方民眾主動協助治安管理之外,還可以透過法律規範來強制第三方民眾配合 |
D |
有了第三方警政的協助,情境犯罪預防策略不必繼續實施,因為全民皆警,犯罪無所遁形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政策制定者在構思政策方案時,對於每個政策方案都必須針對各個價值面向進行理性決策思維過程,方能了解政策的可行性程度,下列何者不是政策可行性評估分析所考慮的價值面向?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警察政策的規劃、執行與評估,其過程與結果影響警察組織甚鉅,警察組織是一個以達成社會秩序維護與保障社會安全目標的行政團體,下列針對警察組織的敘述何者正確? |
A |
警察組織是一個擁有武力的執法團體,但由於工作有緊急性與危險性,為了保護民眾與自身的安全,其裁量權自由度較高,以個人主義的領導為主 |
B |
警察組織是依據法律授權執法,同時也透過法律授權行政命令與規定來處理相關業務 |
C |
警察組織隸屬於內政部警政署,重大決策的最上層級為內政部部長 |
D |
警察組織中的幕僚層級是蒐集資料、提供意見以供決策層級參考,因此幕僚層級必須直接與民眾接觸,才能了解民眾需求,進而提供意見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從 1960 年代末期開始,「被害者學」開始成為犯罪學中的一門特殊學科,警察跟犯罪被害者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針對警察對於被害者的支持與預防措施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被害者能夠提供案件偵查的關鍵訊息,而警察能夠儘量提供被害者犯罪案件的相關處理情形,建立彼此的信任,有利被害者安定的感受 |
B |
強化警政作為,增加巡邏頻率與強度、預防被害宣導、推動社區警政等,對於被害者來說就是良好的預防和保護措施 |
C |
警察應以更積極的態度來處理犯罪被害事件,像是確實簽發報案三聯單、快速處理案件、善意提醒可能的風險訊息與協助資源,可降低重複被害的機會 |
D |
警察應依照職責範圍依法辦理,依照程序進行被害者的安置,以超然的專家角色處理犯罪現場,不應感受被害者情緒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