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公共安全人員,#國土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 |||
晚近,氣候變遷或地球暖化成為重要的非傳統安全議題。有關氣候變遷 國際建制之啟始可回溯到 1992 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之「地 球高峰會議」,尤其是會中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之後,從 1994 年開始先後召開了 28 次 UNFCCC 締約方 會議。在締約方會議所通過的協議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1997 年「京都議定 書」及接續「京都議定書」之 2015 年「巴黎協定」。請比較分析這兩項 協定主要內容及面臨的挑戰?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公共安全人員,#國土安全與非傳統安全, | |||
大規模傳染病的流行晚近已經成為非傳統安全重大的議題,新冠肺炎 (COVID-19)疫情的肆虐就是最佳的案例。COVID-19 被世界衛生組織 定位為「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涉及到多層次的安全衝擊,主要包括公共 衛生危機、經濟危機、糧食危機、武裝衝突危機。請分析這四項危機的 主要內容及影響?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警察的犯罪掃蕩或預防策略(如:增加巡邏密度或嚴密監控常習犯等) 常被批評為只是將犯罪驅趕至另一區域,而造成犯罪轉移(crime displacement)的效應。但亦有學者主張警察的犯罪預防策略有利益擴散 (diffusion of benefits)效應。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犯罪是動態的(dynamics),而非靜態的,也會相互影響,這對建構有效 犯罪防治策略有很大的意義。請從: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犯罪促進因子係指促使犯罪或失序行為發生的元素,控制這些因子是重 要的犯罪防治策略。請舉例說明何謂物理促進因子(physical facilitators)、 社會促進因子(social facilitators)及化學促進因子(chemical facilitators)。 由於犯罪促進因子往往使犯罪預防措施變得遲鈍化或甚而失效,你要如 何辨別找尋促進因子的證據資料?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實務工作上,我們常需分析新或棘手的犯罪型態,我們常根據問題的特性 提出初探的原因形成假設,再收集資料驗證假設而得到問題解決的可能方 法。過去的經驗、文獻及相關理論,可以是構思假設的最好來源。假設你 要研究為何最近甲市某些酒吧發生大量攻擊事件,請根據以上步驟形成你 的假設,以及如何驗證你的假設,最終能提出你良好的防治策略。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消防警察人員,#中華民國憲法與消防警察專業英文, | |||
中譯英: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消防警察人員,#中華民國憲法與消防警察專業英文, | |||
英文作文: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消防警察人員,#中華民國憲法與消防警察專業英文, | |||
立法委員於審議經濟部之年度預算時,提議將某預算科目的一定比例移至其他科目,但預算總額並未增加。依憲法及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立法委員本來即有審議預算的權力,故其提議並未牴觸憲法 |
B |
立法委員之預算變動有實質正當理由,其變動即屬合憲 |
C |
預算總額於移動後並無增加,即無增加政府支出,故非憲法所不許 |
D |
預算總額雖未增加,但就被移動而增加或追加之原預算項目而言,亦屬增加支出之提議,而與憲法不符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消防警察人員,#中華民國憲法與消防警察專業英文, | |||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有關人民義務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行政機關得依憲法規定逕命人民履行該義務 |
B |
除憲法明定者外,國家不得課予人民其他義務 |
C |
就人民義務之具體內容,立法者有形成自由 |
D |
人民義務不適用憲法第 23 條之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