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8年, | |||
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時,因符合「特殊情形」且情況急迫,得執行逕行拘提(或稱為緊急拘提),於執行後,應即報請檢察官簽發拘票。如檢察官不簽發拘票時,應即將被拘提人釋放。下列關於「特殊情形」的敘述,請選出最正確者? |
A |
在執行或在押中之脫逃者 |
B |
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 |
C |
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
D |
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有關警察偵查犯罪手冊對於受理報案應注意事項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受理言詞告訴或告發時,應即時反應處置,並當場製作筆錄,詳載證據及線索,以利進行偵查 |
B |
不論何人,知有犯罪嫌疑者,得為告發,告發只需申告犯罪事實,不需知悉犯罪嫌疑人,亦不需請求處罰犯罪嫌疑人 |
C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不論以書面或言詞受理告訴、告發或自首等案件,均應詳予記錄後即報告直屬長官,並注意是否有誣告或謊報等情事 |
D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受理報案,態度應誠懇和藹,不論本轄或他轄案件,應即受理並反應處置,且詳實記錄;非本轄案件,於受理及處置後,應依警察機關受理報案 e 化平臺作業要點相關規定移轉管轄分局處理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有關警察偵查犯罪手冊對於刑事案件的管轄及偵查責任區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境外犯罪案件,以被害人之工作地、現住地及家屬現住地之次序,決定管轄之警察機關 |
B |
網鴿恐嚇取財,由被害人戶籍地或鴿子所在地之警察機關管轄 |
C |
網路犯罪案件以犯罪被害人現住地或戶籍地之警察機關為管轄機關,並由受理報案在先之警察機關負責偵辦;無管轄責任之警察機關接獲報案後,應先受理及作必要處置,並迅速通報管轄之警察機關繼續偵辦 |
D |
涉及帳戶匯款案件,由帳戶開立人戶籍地之警察機關管轄,其他相關警察機關協同辦理。但同時涉及當面取款詐欺案件者,統一由匯款地之警察機關為主辦單位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警察於刑案現場逮捕犯罪嫌疑人時,應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得附帶搜索其身體、隨身攜帶之物件、所使用之交通工具及立即可觸及之處所 |
B |
於刑案現場或現場以外之處所逮捕犯罪嫌疑人時,應立即帶回現場。記錄犯罪嫌疑人自發性之供述、身上形跡及任何不正常之舉止。必要時,並得會同鑑識人員檢視其身上可疑跡證 |
C |
得使用警械防止其脫逃、自殺或其他意外,並將其與被害人、目擊證人或其他參與犯罪者隔離 |
D |
遇犯罪嫌疑人攜帶或藏放之武器或證物,應立即扣押或留存,並記錄其外觀及所在位置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警察人員發現犯罪,應妥適處理現場,蒐集犯罪事證,並立即研判案情,實施偵查計畫,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重大刑案發生除立即偵破外,均應訂定偵查計畫,以為偵查之準據 ②偵查犯罪,須依據偵查計畫,運用科學器材與科技方法,歸納、分析、研究、判斷、貫徹執行,尋找破案線索 ③案發地點乃最有力之證據,狡猾之犯罪嫌疑人,常利用其作為脫罪之反證,故對犯罪發生地點應詳予調查認定 ④偵查計畫應包括破獲時間與地點,嫌疑犯之嗜好、接觸人物及被害狀況等生活情形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犯罪證物包裝與保存的基本原則,就是會隨時間流逝而改變的短暫性、易碎的物證應優先採證包裝,有關常見證物的包裝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彈殼與彈頭為防止分散,應包裝於共同容器內,指派專人送至刑事警察局鑑驗 |
B |
金屬物件上的工具痕跡應適當保護,為防濕氣而生鏽,可塗上一層薄薄的油 |
C |
已經乾掉的生物性跡證,例如血跡、精液或口水,應分開包裝 |
D |
若胃內殘餘物及器官欲進行藥毒物檢測,該類檢體可能有易揮發的溶劑,應放置於密封的玻璃中以防蒸發,再以泡棉柔軟物包覆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案件發生後,巡邏員警往往首先到達現場,後續則為現場處理人員與偵查員警,有關現場的勘察與處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現場依任務分為調查組與勘察組,特別是室內現場物證的蒐尋,兩人一組較單獨一人工作為佳,進入現場後,各自從事不同工作,以期及時完成蒐證 |
B |
勘察組由鑑識中心主任、鑑識科科長或股長或資深鑑識人員擔任組長,具體任務包括觀察案發當時天候、風向、氣溫、照明等狀況 |
C |
若基於採證之目的而蒐尋跡證,應由潛而顯,先取得潛伏跡證,再尋找明顯跡證 |
D |
現場處理時,應禁止證人之間相互談論事件,因為證人可能因為其他人的談論內容而改變自己原本的記憶。而事實上那些事情並非他們所目擊的,或根本未曾發生過。心理學上類似的論點,稱之為「倒攝干擾(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為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長,調整其成長環境,並矯治其性格,有關少年保護事件及少年刑事案件必須依據相關法令規定,謹慎處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詢問、訊問、護送少年或使其等候時,應與一般刑事案件之嫌疑人或被告隔離。但偵查、審判中認有對質、詰問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
B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如需經法官同意始得於夜間詢問少年者,應先以電話、傳真或其他適當方式報請法官許可,並將許可之書面、電話紀錄或傳真覆函附於警卷內 |
C |
警察機關對於少年不良行為及虞犯之預防,除應利用巡邏查察等各種勤務經常注意勸導、檢查、盤詰、制止外,於週末、假日及寒暑假期間,並應協調主管教育行政機關邀集學校、社會團體派員組成聯合巡邏查察隊,加強實施上開工作 |
D |
警察機關辦理少年前科相關紀錄資料塗銷作業,發現資料有誤或有其他疑義時,應即時與所屬警察局(紀錄科)聯繫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刑事訴訟法中有關「詢問及文書製作」之條文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①公務員制作之文書,得竄改或挖補;如有增加、刪除或附記者,應蓋章其上,並記明字數,其刪除處應留存字跡,俾得辨認②訊問被告、自訴人、證人、鑑定人及通譯,應當場制作筆錄 ③受訊問人為被告者,在場之辯護人得協助其閱覽,不得對筆錄記載有無錯誤表示意見 ④筆錄應命受訊問人緊接其記載之末行簽名、蓋章或按指印。但受訊問人拒絕時,應附記其事由 |
#110年,#三等,#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於製作犯罪嫌疑人筆錄,以及證人或關係人之指證筆錄時,應謹慎依法辦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通知證人之通知書應於命到場前 24 小時送達之。但情形急迫或案情單純者,得以電話、傳真或口頭等方式通知之。證人經通知到場者,應依原定時間及處所即時詢問,不得拖延 |
B |
證人或關係人因到場作證有生命、身體、自由或財產有遭受危害之虞時,得依刑事訴訟法第 1 編總則第 3 章證人保護規定聲請保護 |
C |
經以證人或關係人等人之身分通知到場接受詢問後,認有犯罪嫌疑,應告知緣由及相關權利事項,俟其同意後,再就有關犯罪事實重新詢問 |
D |
詢問被告或犯罪嫌疑人時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應全程連續錄影。不得於筆錄製作完成後,始重新詢問並要求受詢問人照筆錄朗讀再予以錄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