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下列犯罪,何者有處罰過失犯? |
A |
公務員洩漏國防以外之秘密罪(刑法第 132 條) |
B |
強制性交罪(刑法第 221 條) |
C |
毀損罪(刑法第 354 條) |
D |
肇事逃逸罪(刑法第 185 條之 4)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甲要射殺數公尺外的乙,但是因為槍法失準,射中距離乙數公尺的丙,致丙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本案事實屬打擊錯誤 |
B |
本案事實屬客體錯誤 |
C |
本案事實屬容許構成要件錯誤 |
D |
本案事實屬禁止錯誤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甲持刀欲殺乙,經乙呼救,甲因害怕遂持刀逃往鄰家,驚動四鄰後,甲始棄刀向警自首。有關甲之刑責,下列何者正確? |
A |
甲構成準中止未遂 |
B |
甲構成中止未遂 |
C |
甲構成障礙未遂 |
D |
甲構成不能未遂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依實務見解對於著手時點之認定,下列何者可認為是竊盜犯行之著手階段? |
A |
甲基於竊盜財物之目的而破壞乙公司的門扇,欲侵入公司之內 |
B |
甲基於竊盜財物之目的而侵入乙公司內,接近並物色乙公司的財物,但尚未實際破壞乙公司對財物的持有關係 |
C |
甲為侵入乙公司內竊盜財物,早一日先至乙公司附近勘查地形 |
D |
甲為侵入乙公司內竊盜財物,先行破壞乙公司之保全系統,以利入侵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依實務見解,關於共同正犯的既未遂與脫離關係之認定,下列何者正確? |
A |
必須要共同正犯之全體成員均達既遂階段,始能肯定共同正犯的既遂 |
B |
一旦加入共同正犯,即負共同責任,不生脫離的可能性 |
C |
若要脫離共同正犯,則除了放棄自己的行為並使未脫離者了解該情形外,也必須切斷自己先前所創造的因果關係 |
D |
共同正犯脫離後,沒有另外成立中止犯的空間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關於我國刑法對於正犯與共犯之概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係採單一正犯概念 |
B |
係採共犯獨立性概念 |
C |
係採區分正共犯概念 |
D |
並無共犯之獨立規定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甲、乙共謀前往 A 宅竊盜,A 宅鄰居丙聽到,決定暗助甲、乙兩人,於是當天晚上故意在 A 宅旁放梯子,甲、乙即直接使用該梯子翻入 A 宅行竊得手。丙之刑責為何? |
A |
加重竊盜罪之共同正犯 |
B |
加重竊盜罪之教唆犯 |
C |
加重竊盜罪之幫助犯 |
D |
加重竊盜罪之間接正犯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甲因犯罪被起訴,甲之律師丙於是和證人乙商討,希望證人乙在法庭上作偽證說甲不在犯罪現場,乙果依丙之要求而作偽證。丙成立何罪? |
A |
偽證罪的教唆犯 |
B |
偽證罪之正犯 |
C |
偽證罪之間接正犯 |
D |
偽證罪之共同正犯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關於刑法之沒收,下列何者正確? |
A |
沒收只能對犯罪人行之,對第三人不能沒收 |
B |
犯罪所得屬於義務沒收之類型 |
C |
犯罪所得之沒收不以違法行為為前提 |
D |
只有犯罪人擁有所有權的犯罪所得,才是沒收的對象 |
#113年,#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執達員,#監所管理員(男),#監所管理員(女),#刑法概要, | |||
下列何種情形不可以追徵犯罪所得之價額? |
A |
全部不能沒收 |
B |
一部不能沒收 |
C |
不宜執行沒收 |
D |
犯罪所得已實際合法發還被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