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官甲、乙、丙三人依法逮捕搶奪罪之現行犯丁後,隨即帶回分局偵查隊進行警詢程序。關於警詢程序之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警詢時,應告知丁得隨時選任辯護人、輔佐人或代理人 |
B |
警詢時,丁若表示已選任辯護人時,應立即停止詢問。但有急迫情形且經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
C |
警詢時,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並應全程連續錄影。但有急迫情形且經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
D |
警詢時,丁不得請求對質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某日 17 歲之少年丁因故持改造衝鋒槍朝某商店掃射,丁持槍掃射後隨即赴當地警察派出所自首,由司法警察官甲、乙、丙三人負責詢問丁並製作警詢筆錄。關於甲、乙、丙三人詢問丁之程序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人員實施偵查,必要時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關於司法警察人員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之程序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常用為組織犯罪行為之處所,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B |
常用為妨害風化行為之處所,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C |
搜索或扣押處所經住居人之承諾,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D |
假釋人住居或使用之處所,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司法警察應以專業、效率之精神處理現場及偵查案件,並秉持同理心及尊重態度,關懷協助被害人及家屬,適時提供相關資訊及服務。試問有關警察維護被害人權益之條文規範,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
A |
被害人接受偵訊時陪同在場之人得陳述意見 |
B |
被害人無偵查不公開之義務可協助其媒體採訪 |
C |
被害人接受偵訊時得聲請遮蔽或適當隔離被告 |
D |
被害人於證據有遭偽變造之虞時得聲請證據保全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依法得以使用通知書通知犯罪嫌疑人、證人到場接受詢問。有關警察實施本項詢問程序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
A |
對於兩者實施詢問,皆有辯護人陪同權利 |
B |
對於兩者實施詢問,皆有拒絕到場陳述權利 |
C |
對於兩者實施詢問,皆有誠實供述義務 |
D |
對於兩者實施詢問,皆有簽名具結義務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司法警察官處理刑案時,應關懷協助被害人及家屬,採取被害保護作為,下列關於司法警察官對被害保護作為之敘述,何者錯誤? |
A |
被害人未受傷案件,應安撫被害人情緒,協助報案 |
B |
被害人受傷案件,應儘速協助及護送就醫 |
C |
如被害人因傷住院,應以警車送被害人到警察機關接受詢問 |
D |
為保護被害人家屬隱私,得依其要求,適當隔離媒體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執行搜索時應注意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司法警察經受搜索人出於自願性同意者,得不使用搜索票。但執行人員應著制服,並將其同意之意旨記載於筆錄 |
B |
搜索婦女之身體,原則上由女警執行 |
C |
要至軍營搜索時,要先取得該管長官之允許 |
D |
司法警察對抗拒搜索者,得有使用強制力搜索之,但不得逾必要之程度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鑑識人員,#犯罪偵查, | |||
遇有非病死或可疑為非病死案件,經檢察官認顯無犯罪嫌疑,交由司法警察官會同法醫師、醫師或檢驗員相驗者,於相驗完畢後,應即將相關卷證陳報檢察官。此所稱司法警察官係指何人? |
#109年,#三等,#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行政警察人員, | |||
有關檢察官與司法警察機關執行職務聯繫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①各級法院法 官、檢察署檢察官及該區司法警察官,應相互列席業務檢討會議 ②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 執行職務,發生法律上之疑義時,得隨時以言詞或電話請求檢察官解答或指示 ③司法警察 機關對於該機關移送之案件被告經法院羈押者,於偵查中認為有帶同外出繼續追查贓證、共 犯之必要時,得派員攜同公文向檢察官報告,檢察官認為確有必要時,得填發偵查指揮書, 交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帶同被告繼續查證 ④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得於夜間詢問人犯 者,事後以電話、傳真或其他適當方式報告檢察官 |
#108年,#三等,#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行政警察人員, | |||
司法警察對經拘提到案之犯罪嫌疑人,即使有相當理由認為得作為犯罪之證據時,仍不得違反其 意思採取其下列何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