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刑事訴訟法概要, | |||
甲任職於某地方檢察署擔任法警之工作多年,因執行職務關係,協助檢察官偵辦某社會矚目之重大刑事案件,因而知悉該案件之部分案情。某日該案件召開偵查庭前夕,大批新聞媒體記者蜂擁而至,欲採訪該案之案情,檢察署偵查庭前因而人聲鼎沸人群推擠秩序大亂。甲為維持現場秩序、避免人群推擠、俾利偵查庭之順利進行,乃於檢察署之門口大廳回答新聞媒體記者之提問,被動說出該案件涉案者之身分與部分案情。甲之上開行為是否違反刑事訴訟法之相關規定?試申論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刑事訴訟法概要, | |||
甲、乙二人為雙胞胎兄弟,長相體態相似,分居多年。某日丙行走於路上,遭遇機車搶匪乙將其手持提包搶走,恰遇附近巡邏之司法警察,遂立即向巡邏之司法警察報案,並坐上警車與司法警察緊追搶匪。追逐中,丙將乙所騎乘之機車車牌 CBL-110 及乙之長相體態特徵記下並提供巡邏之司法警察,司法警察透過警用車牌資訊查詢系統查出該車車主丁登記之住址為附近某民宅。司法警察乃強行進入該民宅內,突見雙胞胎兄弟之甲坐於客廳中,誤認甲為搶嫌乙,遂將甲逮捕,並於甲身上衣物口袋內搜得微量安非他命毒品 1 小包;另於停放在該民宅附近停車場之車牌 CBL-110 機車置物箱內搜得改造手槍 1 把,乃予以查扣。司法警察所實施之上開程序是否合法?所搜得之安非他命毒品、改造手槍有無證據能力?試申論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法警,#刑事訴訟法概要, | |||
何謂「簡式審判程序」?何謂「簡易判決處刑」?兩者間有何異同?試申論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有關我國監獄行刑法制之沿革及其立法理由,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我國監獄制度始於夏朝 |
B |
現代監獄行刑之目的,使受刑人改悔向上與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
C |
於民國25年公布「監獄規則」 |
D |
國民政府於民國35年1月19日重新制定「監獄行刑法」,共98條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監獄行刑法與其他法規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監獄行刑法為多數犯罪矯正法規之母法,另其他相關犯罪矯正法規之內容,亦大體參考監獄行刑法之內容或依其子法而訂定 |
B |
監獄行刑法係具體實現刑法規定刑罰之刑事法規,與刑法具有密切之關係 |
C |
監獄行刑法為本諸刑事訴訟之程序,具體實現刑事刑罰之執行規定,兩者相輔相成 |
D |
監獄為執行刑罰之處所,係屬法務行政組織,而監獄工作人員限制受刑人自由之行為,亦為司法審判行為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受刑人入監時經健康檢查而應拒絕收監之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懷胎3月以上,或生產未滿3月 |
B |
現罹患疾病,因執行而不能保其生命 |
C |
罹患法定傳染病,因執行有引起群聚感染之虞 |
D |
衰老、身心障礙,不能於監獄自理生活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依監獄行刑法第1條之規定,我國監獄行刑矯治處遇目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僅強調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 |
B |
強調與社會隔離,應報之目的 |
C |
僅強調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
D |
促使受刑人改悔向上,培養其適應社會生活之能力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依監獄行刑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主管機關以及監獄的監督機關均為法務部矯正署,矯正署應每季至少1次派員視察監獄 |
B |
處有期徒刑、拘役及罰金易服勞役者,應與處無期徒刑者分別監禁 |
C |
未滿18歲之少年受刑人,應收容於少年矯正學校,所稱少年受刑人係指入監時未滿18歲之受刑人 |
D |
監獄對收容之受刑人,應按其性別嚴為分界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受刑人入監後,監獄會進行相關調查作業,以建立其個別化處遇之參考資料,有關調查作業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入監調查於受刑人新入監後2個月內完成直接調查、間接調查及心理測驗 |
B |
刑期未滿1年之受刑人,其入監調查得以簡式方式行之 |
C |
在監複查於受刑人入監後每2年複查1次,必要時得隨時為之 |
D |
出監調查於受刑人期滿前3個月,或提報假釋前為之,必要時,得於釋放前再予覆查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有關受刑人入監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受刑人入監時,無指揮書者,得拒絕收監 |
B |
裁判書及其他應備文件有欠缺時,不得通知補正 |
C |
個別處遇計畫,於入監後,由監獄所設之接收組擬具,提監務委員會議審議後,由相關單位人員執行之 |
D |
受刑人入監後應編列號數,並編製身分簿及名籍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