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行刑法概要, | |||
關於施用戒具、施以固定保護或收容於保護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施用戒具逾2小時者,監獄應製作紀錄使受刑人簽名並交付繕本 |
B |
每次施用戒具最長不得逾24小時 |
C |
施以固定保護,每次最長不得逾4小時 |
D |
收容於保護室,每次最長不得逾48小時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監獄由於具有身分貶抑的特性,因此受刑人服刑之生活適應問題格外引起關注,學者高夫曼(Goffman, 1961)在對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的觀察中,提出受刑人生活適應型態之主要類型為何?試說明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有關長刑期受刑人在監生活適應之主要特徵為何?試說明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監獄暴行理論中有關「行政控制理論(Administrative Control Theory)」之內涵為何?該理論認為監獄管理不良可能導致後果為何?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機構性的犯罪矯正(即監獄行刑)具有四大功能,下列何者錯誤? |
A |
矯治 |
B |
應報 |
C |
隔離 |
D |
修復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美國學者 O’Leary 與 Duffee(1971)提出犯罪矯正政策四大模式,其中對於社區向度的重視程度較高,關切的重點並非減少犯罪標籤,反而認為烙印的威脅恰可用來控制犯罪人,且管理員大都具有警察之工作性格,下列那一種模式最符合前述特徵? |
A |
鎮壓模式(Restraint Model) |
B |
改善模式(Reform Model) |
C |
矯治模式(Rehabilitation Model) |
D |
社會復歸模式(Reintegration Model)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美國獄政史上,賓州制之建築型態屬於下列何者? |
A |
田字型 |
B |
電桿型 |
C |
菱型 |
D |
放射型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目前各國監獄實施調查分類制度的主要種類,下列何者錯誤? |
A |
調查分類診療所制度 |
B |
整合型調查分類制度 |
C |
接收型調查分類制度 |
D |
鑑別分析型調查分類制度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有關我國監獄作業之論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監獄作業應獨自運作,不應與教化計畫配合 |
B |
受刑人除罹患疾病、入監調查期間、戒護安全或法規別有規定者外,應參加作業 |
C |
我國現行監獄作業已是企業化經營 |
D |
我國監獄作業主要是委託民間企業經營 |
#112年,#四等考試,#司法人員四等考試,#監所管理員,#監獄學概要, | |||
關於我國累進處遇制度之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我國監獄之受刑人無論刑期長短一律適用累進處遇編級之規定,由四級編列,表現良好依次進級,最高為一級 |
B |
累進處遇對受刑人依其刑期,科以應盡的責任,而以分數表示,即責任分數;另受刑人每月在操行、教化、作業等三方面之表現成果,亦由分數表示,即成績分數 |
C |
受刑人每月之成績分數可抵銷責任分數,各級受刑人責任分數抵銷完畢後令其進級,最高進至一級。級數愈高,處遇愈優 |
D |
縮短刑期及假釋均為我國累進處遇制度中重要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