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老闆總是告訴我們要『像海綿一樣地吸收』,但在 2020 年,可能還沒累積什麼有用的東西,這塊海綿就已經充滿細菌,因為在使用網路和智慧型手機已經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時代,每天流動在眼前的資訊有無限多,選項已經由外部決定轉變為內部篩選,所以我們不會去問 YouTube 有什麼可以看?而是得告訴 YouTube 我想看什麼,或是我不想看什麼。」 |
A |
《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
B |
《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
C |
《荀子》: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
D |
《墨子》: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在樂之為物,將不可不禁而止也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哭泣計有兩類:一為有力類,一為無力類。癡兒騃女,失果則啼,遺簪亦泣,此為無力類之哭泣;城崩杞婦之哭,竹染湘妃之淚,此有力類之哭泣也。有力類之哭泣又分兩種: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為哭泣者,其力甚勁,其行乃彌遠也。(劉鶚《老殘遊記》) |
A |
認為哭泣的原因可分兩類 |
B |
哭泣是一種情緒的抒發,有益健康 |
C |
失髮簪而哭,跟杞婦哭到城牆崩壞,都屬於無力之哭 |
D |
不以哭泣的形式來表達哭泣的心情,其力道最大,影響也最深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錐入地,上有小笋,安長二尺餘木槽,可以隨隅轉移。約寬二寸,以容水,兩頭浮木鴨,謂之水平。一匠持尺墨於隅牆,一匠於水平旁斜倚木杖,隻眼視鴨。覆其手,則持尺之匠移下;翻其手,則持尺之匠移上;與鴨平則揮手。(李光庭《鄉言解頤》) |
A |
馴養水鴨之法 |
B |
蓋房測量水平 |
C |
擇墓探勘風水 |
D |
準備繪製壁畫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謝安):「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世說新語》) |
A |
自己以身作則 |
B |
夫妻同心一體 |
C |
教兒時妻子未見 |
D |
夫妻之分工有別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專制之朝,病在壅塞,言路通則壅塞去矣。立憲之國,萬機決於公論,議院之外,又有報紙,為民口之機關,壅塞之病似可決矣。乃有所謂殖民地者,既無議院,又乏輿論代表機關,即有一二報紙,皆仰官僚鼻息,擁護一部,抑制多數,而各圖其私,是非顛倒。(謝國文〈神鍼法炙其三〉) |
A |
一言堂是專制政權的常態 |
B |
報紙是殖民地輿論的暢通管道 |
C |
當政者宜廣開言路,不可專制獨裁 |
D |
憲政體制的國家,政府施政取決於公議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王梵志詩:「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下列選項,與本詩旨趣最相近的是: |
A |
澹泊以明志 |
B |
寧靜而致遠 |
C |
知足心常泰 |
D |
無求品自高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下列詩句,何者最能抒發「世事常常不順人意」之感? |
A |
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 |
B |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
C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
D |
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臨皐亭下不數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問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蘇軾〈與范子豐〉) |
A |
目前居住的臨皐亭與家鄉距離甚近 |
B |
大江與故鄉相連,時時可聞故鄕訊息 |
C |
既然暫時無法回鄉,不妨就把他鄉當作故鄉 |
D |
居住於臨皐亭的作者樂不思蜀,故不急於返鄉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承上題,下列對於「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的闡釋,最適合的是: |
A |
美好的江山風月,常隨政權易主,難以永遠擁有 |
B |
只有無事可做的閒人,才會成天遊山玩水,不事生產 |
C |
只有身心安閒、能領受天地之美的人,才能擁有眼前的江山風月 |
D |
能擁有廣大園林的人,通常皆已功成名就,不必再為生活汲汲營營 |
#112年,#司法五等考試,#錄事,#庭務員,#國文, | |||
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