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下列敘述何者非屬義務沒收之情形? |
A |
偵查機關查扣甲持有之土製炸藥一個 |
B |
甲殺死被害人 A 時使用的自己所有之兇刀一把 |
C |
殺手甲殺害 A 後所取得的酬金新臺幣一百萬元 |
D |
法官甲收受被告 A 為自己有利判決結果所提供之新臺幣三百萬元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關於褫奪公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得單獨宣告褫奪公權 |
B |
緩刑之效力不及於褫奪公權 |
C |
褫奪公權之最長期限為 15 年 |
D |
宣告死刑者,不得宣告褫奪公權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依實務見解,有關想像競合之成立與否,下列何者錯誤? |
A |
甲為殺害乙,拿石頭丟向騎機車的乙之頭部,未料乙突然摔倒,石頭竟打到騎機車路過的丙之頭部,造成丙流血不止。則甲殺害乙未遂與過失致丙受傷之行為,論以想像競合 |
B |
甲因與乙結仇而欲致乙於死地,遂尾隨乙。見乙進入家中後,即侵入乙家中,並持刀殺死乙。則甲侵入住宅之行為與殺人,論以想像競合 |
C |
甲因積欠他人債務,遂同時於兩張支票上分別偽造乙、丙之簽名於發票人處。則其偽造乙、丙支票此二有價證券之行為,可論以想像競合 |
D |
甲退伍後繼續持有具殺傷力之軍用槍枝 3 年後,因偶與乙發生行車糾紛,遂開該槍傷害乙。則甲自3 年前起繼續持有槍彈之行為,可與傷害乙之行為,論以想像競合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有關緩刑之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
A |
被告曾於 2 年前因犯過失傷害罪,經判處有期徒刑 3 月確定(無其他前科),並於該年執行完畢。則其現在另因犯故意傷害罪經判處有罪時,法院仍得宣告緩刑 |
B |
法院對被告宣告緩刑時,得斟情形,命犯罪行為人向公益基金會支付一定之金額 |
C |
被告曾於 7 年前因犯故意傷害罪,經判處有期徒刑 6 月確定並於該年執行完畢(無其他前科)。則其現在另因犯故意傷害罪經判處有罪時,法院仍得宣告緩刑 |
D |
法院對被告依刑法第 74 條第 2 項第 4 款規定,宣告應向公庫支付新臺幣 100 萬元之附條件緩刑時,可以不於緩刑期間內,對被告付保護管束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有關刑法第 132 條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公務員只要一有洩漏或交付行為,犯罪即已成立 |
B |
公務員縱使因過失而洩漏關於國防以外應秘密之文書,亦成立本罪 |
C |
本罪為必要共犯之對向犯,獲得秘密之相對人應與洩漏秘密之行為人成立共同正犯 |
D |
非公務員如非因職務或業務知悉關於國防以外應秘密之文書,縱為洩漏或交付,亦不成立本罪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關於刑法第 123 條準受賄罪要件之理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本條所謂「預以職務上之行為」不包括違背職務之行為,僅得準用第 121 條規定處罰之 |
B |
本條適用範圍,除第 121 條不違背職務受賄罪外,亦包括第 122 條第 1 項違背職務受賄罪 |
C |
本條所述行為人,於成為公務員後反悔而拒不履行期約內容,依然成立犯罪,但僅負未遂犯刑責 |
D |
本條僅預設受賄賂人之準用罰則,至於行賄之人則不在處罰之列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經營色情按摩院之甲,給予管區員警乙性招待,希望乙在有臨檢勤務時,提前通知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性招待雖非金錢,甲仍成立違背職務行賄罪 |
B |
乙收到甲之表示而拒絕甲時,甲不成立違背職務行賄罪 |
C |
乙洩漏臨檢勤務係職務上行為,故乙接受性招待應成立職務行為受賄罪 |
D |
甲應成立違背職務受賄罪之教唆犯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有關刑法第 140 條侮辱公務員罪之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
A |
A 因與他人發生事故,遂有三身著制服之員警到場處理。A 見狀,心生不滿,遂同時辱罵該三員警。則依實務見解,僅構成單純一罪而非一行為觸犯數罪之想像競合犯 |
B |
A 因於家中酒後喧譁,經鄰居報警,身著制服之員警到 A 家中後,意識仍十分清楚之 A 見狀當場辱罵該員警。然因 A 家中只有員警及 A 二人,並非公然,故 A 不成立本罪 |
C |
員警在路邊對 B 執行取締酒駕任務,此時恰巧路過之路人 A,想起自己不久前因酒駕遭取締而被判刑,心生不滿,遂出言辱罵該員警。因員警並非在對 A 執行職務,故 A 不成立本罪 |
D |
A 知悉 B 為員警,二人素有不合。一日 A 於快炒店巧遇已下班之 B 亦在該處用餐,一時不滿,遂出言辱罵 B。則因 A 既知 B 為員警,仍會成立本罪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甲唆使乙殺丙,又出重金請託知情之丁幫忙毀屍滅跡。乙殺死丙後將兇刀丟棄,丙之家屬發現丙失蹤後,立即報案。甲因此囑咐丁趕緊將丙屍體掩埋於荒山,甲並安排乙順利偷渡出境。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乙丟棄兇刀,成立刑法第 165 條湮滅刑事證據罪 |
B |
丁掩埋屍體,成立刑法第 165 條湮滅刑事證據罪之幫助犯 |
C |
甲請託丁毀屍滅跡,成立刑法第 165 條湮滅刑事證據罪之教唆犯 |
D |
甲安排乙偷渡出境,成立刑法第 164 條隱避犯人罪 |
#111年,#特種考試,#高等考試,#司法官,#律師,#綜合法學(一)(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 |||
有關刑法第 169 條誣告罪之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
A |
A 因為覺得警員態度不佳,遂打電話到警察局申訴,希望警察局對該警察調查並予行政懲處。則縱使調查結果該警員並無態度不佳之情,A 也不會構成誣告罪 |
B |
A 於法院開庭時跟甲法官吵架,下庭後即至地方檢察署按鈴申告,內容為「法官違法亂紀」。之後,地方檢察署因 A 未指出具體事實而未對甲發動偵查,則 A 不會構成誣告罪 |
C |
A 因目擊車禍事故,經警察通知製作詢問筆錄。其經警察問及是否目擊甲開車撞傷乙時,雖因記憶淡忘不太確定,亦不認識甲或乙,但仍跟警察表示「我有看到甲開車撞傷乙」,則 A 會構成誣告罪 |
D |
A 遭人蒙面毆打,因其之前與甲有仇,誤以為是甲遣人而為,遂至地方檢察署處申告甲涉嫌傷害。經檢察官調查後,A 是另因車禍,與乙結仇,而經乙遣人毆打。則 A 雖未予查證,即對甲提告,但因出於誤會而為,並不構成誣告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