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包括家庭暴力), | |||
兒童少年面臨失親時,常會發展出一些喪親的反應模式。Kubler-Ross 提 出當兒少面對此失親創傷會有五個階段反應,試述此五個階段為何?專 業人員可提供那些協助與服務來度過喪親痛苦?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包括家庭暴力), | |||
為了維持兒童最佳利益(the child’s best interests),兒童保護社工應儘量 不採取兒童家外安置,而採用家庭重建模式(Homebuilder model)或密 集式家庭維繫(Intensive Family Preservation Service)的家庭維繫取向。 請問此兩種方案之共同要素為何?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包括家庭暴力), | |||
2023 年 5 月衛生福利部提出:強化社會安全網第 2 期計畫,強調「以家 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服務模式。試述此服務模式的核心價值與原則, 並比較以家庭為中心的工作取向與個人中心取向之差異。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調查與訪談實務, | |||
近年來,臺灣的離婚率趨勢居高不下,如何為未成年子女決定離婚後適 合行使監護權之家長成為挑戰。依據民法的規定,法院在判決監護權時 會以子女之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需要蒐集那些方面的資料作為法院裁 決的參考要素?即便如此,又有那些評估原則可以作為法院裁決的決策 參考?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調查與訪談實務, | |||
在兒少保護的領域裡,調查評估工作人員經常面對兩項重要的資料蒐集 歷程,一是安全評估(safety assessment),一是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請問這兩種評估歷程發生的時間和評估目的、內容有何不同?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調查與訪談實務, | |||
在蒐集家庭資料時,家庭訪視往往是一個最為直接的資料取得方法。但 實地訪視經常遇到一些情況,需要特別面對和因應。請根據以下兩個情 況說明你的因應之道:⑴當家庭訪視時,受訪家庭正好有非預期的鄰居 或親友前來拜訪,有可能可以提供有關訪視目的第三者的觀察資料,也 有可能干擾家庭訪視的聚焦,你將如何因應?⑵實地訪視時,有可能會 遭遇一些人身安全的情境,請針對各個可能引發人身安全的情境,提出 你的因應之道?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調查與訪談實務, | |||
家事調查官在進行一些處置決策時經常面臨「倫理兩難」(ethical
dilemmas)的困境。以下有 3 個案例,請先回答你的倫理抉擇為何(是或
否)?再說明所依據的倫理判斷原則及採用此一原則的理由。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心理測驗員,#心理學, | |||
英國發展心理學家鮑比(John Bowlby)提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說明主要照顧者照顧嬰兒的方式會讓嬰兒發展出特定的依附
型態。而依附型態所形成之內部運作模式,將影響個人長大後在人際關
係中的感受、想法和期望,後來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透過一
系列研究發展出四種依附型態,獲得世界各地心理學家的重視與廣泛應
用。請回答以下問題: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心理測驗員,#心理學, | |||
關於吸毒者的矯治主要有「犯罪說」、「疾病說」兩大派別。特別發生重 大社會案件,如毒蟲向父母要不到錢買毒憤而弒親時,兩派觀點又會引 發鄉民們論戰。請問您對毒癮的成因及矯治方法之觀點為何?請先分別 說明「犯罪說」與「疾病說」之主要重點,再提出您個人的觀點與您認 為有效的矯治方法。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家事調查官,#心理測驗員,#心理學, | |||
生活中的衝突無所不在,個人也會因為對生活中出現目標之內在動機不 同,而產生心理衝突,勒温(Kurt Lewin)針對個人內在兩種力量的衝突 提出了三種衝突類型:⑴雙趨衝突,⑵雙避衝突,⑶趨避衝突。請說明 此三種衝突類型之內涵,並分別以「青少年學生輟學加入幫派」為例說 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