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由於政府無法對休閒直接課稅,為了減少對勞動課稅所造成的超額負擔,根據柯列特漢格法則(Corlett andHague rule),政府應該: |
A |
對休閒的互補品課以較高的租稅 |
B |
對休閒的替代品課以較高的租稅 |
C |
對休閒的互補品給予較高的補貼 |
D |
對休閒的替代品給予較高的補貼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下列那一種租稅制度較適合當作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源? |
A |
所得稅制度 |
B |
消費稅制度 |
C |
財產稅制度 |
D |
關稅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政府透過租稅減免的方式來取代直接支出,其所造成稅收損失的數額,即相當於政府實際支出的數額,這種租稅減免稱為: |
A |
直接支出 |
B |
稅式支出 |
C |
政務支出 |
D |
超額支出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政府若要提供具有利益不可分割或消費非敵對性,但卻具排他性的準公共財,則其較宜用下列那種財源融通? |
A |
指定用途稅收入 |
B |
一般租稅收入 |
C |
行政規費收入 |
D |
司法規費收入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在簡單(封閉體系)凱因斯學派模型中,政府採取擴大公共支出的財政政策,則下列關於其乘數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比採降低所得稅財政政策的乘數來得大 |
B |
比採降低所得稅財政政策的乘數來得小 |
C |
比在開放體系下擴大公共支出財政政策的乘數來得小 |
D |
與在開放體系下擴大公共支出財政政策的乘數一樣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中央政府補助臺北市政府興建捷運,若臺北市支出 1 元時,則相對補助 1 元,但補助金額最高只有 20 億元。試問此種補助的型態,與下列何種補助最為相似? |
A |
非條件式(unconditional) |
B |
有條件非配合式(conditional and non-matching) |
C |
有條件配合封閉式(conditional, matching and closed-ended) |
D |
有條件配合開放式(conditional, matching and open-ended)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在地方政府所課徵的租稅中,下列何者較會產生「租稅輸出」(tax exporting)的效果? |
A |
住民所得稅 |
B |
房屋稅 |
C |
地價稅 |
D |
地方特產稅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下列何種性質之地方稅的課徵,較容易造成地方政府之間的「租稅競爭」(tax competition)? |
A |
稅基的稅率彈性為負,且其絕對值較大的地方稅 |
B |
稅收的稅率彈性為正,且其值較小的地方稅 |
C |
稅收的所得彈性為正,且稅源較不易跨區域流動的地方稅 |
D |
稅收的稅基彈性為正,且稅源較容易由地方掌握的地方稅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假設地方政府所購買的 X,Y 財貨均為正常財,當中央政府提供 100 萬元的總額補助款時,則下列關於地方政府購買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 |
A |
補助後 Y 財貨的購買將增加 100 萬元 |
B |
補助後 X 財貨的購買將增加 100 萬元 |
C |
補助後 X,Y 財貨的購買均會增加 |
D |
補助後 X,Y 財貨的購買均不會增加 |
#101年,#初等特考,#財稅行政,#財政學大意, | |||
其他情況不變,若補助款的目的是要平衡不同地方政府間的「水平財政不均」(horizontal fiscal inequality),則下列何者之效果較佳? |
A |
無限額的計畫型配合補助款(open-ended categorical matching grants) |
B |
一般總額補助款(general lump-sum grants) |
C |
特定用途的總額補助款(categorical lump-sum grants) |
D |
與租稅努力程度相關(tax-effort matters)的總額補助款(lump-sum gra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