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會計審計法規, | |||
預算之籌劃、編造、審議、成立及執行,均有規定之期程,各級政府預算案之審議,如未能依預 算法及地方制度法規定之期限完成審議時,其相關補救措施及預算執行規定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收入部分暫依上年度標準及實際發生數,覈實收入 |
B |
地方政府得就原提總預算案未審議完成部分,報請行政院、內政部、縣政府邀集各有關機關協商 |
C |
地方政府報請協商時,逾期未決定者,由地方政府逕為執行之 |
D |
立法院在審議當年度預算中已初步刪減之項目不得動支,但履行法定義務支出之項目除外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會計審計法規, | |||
隨著民主政治發展,預算成為人民藉以監督政府重要之工具,並藉由預算之審議,達成行使監督政府之責,以杜絕政府浮收濫用及擴張權力,故預算法對於政府財政收支及預算基本處理原則均有其規範,其規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政府徵收賦稅、規費及因實施管制所發生之收入,或其他有強制性之收入,應先經本法所定預 算程序。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
B |
政府不得於預算所定外,動用公款、處分公有財物或為投資之行為 |
C |
政府大宗動產、不動產之買賣或交換,均須依據本法所定預算程序為之 |
D |
政府非依法律,不得於其預算外增加債務與發行國庫券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會計審計法規, | |||
我國中央政府採五權分立制度,依憲法第90條及憲法增修條文第7條之規定,審計權與彈劾、 糾舉等權,同為監察權之一,依監察法第1條及審計法第3條規定,審計職權由審計機關行使之。 依審計法規定,有關審計機關及人員行使職權之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審計人員為行使職權,向各機關查閱簿籍、憑證或其他文件,或檢查現金、財物時,各該主管 人員不得隱匿或拒絕 |
B |
審計人員發覺各機關人員有財務上不法之行為,且涉及刑事者,應逕行予以起訴,並報告於監 察院 |
C |
審計機關為行使職權,得派員持審計部稽察證,向有關之公私團體或個人查詢,或調閱簿籍、 憑證或其他文件,各該負責人不得隱匿或拒絕 |
D |
審計人員發覺各機關人員有財務上不法或不忠於職務上之行為,應報告該管審計機關,通知各 該機關長官處分之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會計審計法規, | |||
政府主計機關,對於總會計、單位會計、附屬單位會計及分會計之特種序時帳簿及明細分類帳簿,為求簡便計,得酌量如何編製? |
A |
合併編製 |
B |
僅編製序時帳簿 |
C |
僅編製明細分類帳簿 |
D |
由主辦會計擇一編製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財政學, | |||
政府矯正外部性的做法有皮古稅(Pigouvian tax)、排放費(emission fee) 及總量管制與交易(capand trade)。請分別說明其內容,並比較「皮古稅 VS. 排放費」及「排放費VS.總量管制與交易」之異同。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財政學, | |||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需購入大量水泥,而水泥為貨物稅之課稅標的之一,則政府購買水泥之成本如 何計算? |
A |
生產者之供給價格 |
B |
消費者之購買價格 |
C |
視水泥產量變化而定 |
D |
一半生產者之供給價格一半消費者之購買價格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財政學, | |||
2022年的俄烏戰爭,可能會對世界各國政府的公共支出造成何種現象的發生? |
A |
追補效果(catch-up effect) |
B |
閉鎖效果(lock-in effect) |
C |
位移效果(displacement effect) |
D |
捕蠅紙效果(flypaper effect)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財政學, | |||
下列有關政府以皮古補貼(Pigouvian subsidy)矯正外部不經濟的敘述,何者錯誤? |
A |
補貼誘使廠商減產至社會最適產量 |
B |
皮古補貼與皮古稅所引起的所得分配效果相同 |
C |
單位補貼等於社會最適產量下所引起的邊際損害 |
D |
補貼造成廠商利潤增加,長期誘使更多廠商跟進生產,反而使得污染總量增加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財政學, | |||
在其他條件相同下,財貨的需求彈性為-3、供給彈性為2;若政府對此財貨從量課徵10元的消費 稅,則雙方的租稅負擔為: |
A |
完全由消費者負擔 |
B |
完全由生產者負擔 |
C |
消費者與生產者各負擔一半 |
D |
消費者負擔會低於生產者 |
#113年,#高等考試三級,#會計,#財政學, | |||
為實現相等比例犧牲的量能課稅公平原則,政府對個人所得稅應採何種稅率結構來課徵? |
A |
比例稅 |
B |
累進稅 |
C |
累退稅 |
D |
視個人的效用型態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