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初等特考,#人事行政,#人事行政大意, | |||
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風機構,其最高主管機關為: |
A |
監察院 |
B |
法務部調查局 |
C |
司法院 |
D |
法務部廉政署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1786 年發生之林爽文事件,清政府曾調集那一個原住民族納入屯丁編制,進行軍事戰鬥? |
A |
阿里山鄒族 |
B |
大嵙崁泰雅族 |
C |
太魯閣族 |
D |
撒奇萊雅族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下列那一位泰雅族醫生,在日治時期經常扮演居中協調之角色,化解日本人與泰雅族之間的誤解與衝突,受到日本政府器重,是臺灣原住民中唯一受邀赴日參加日本祭典,並於 1945 年聘為總督府評議員? |
A |
高一生 |
B |
林瑞昌 |
C |
陸森寶 |
D |
馬智禮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1908 年(明治 41 年)發生阿美族抗日的七腳川事件,事件後主要反抗之族人被日本政府強制遷居最遠之處為那一地方,阿美族人改稱「新七腳川社」? |
A |
鹿野瑞源 |
B |
壽豐水璉 |
C |
成功小港 |
D |
臺東馬蘭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民國 36 年(1947 年),當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通報全臺灣,將「高山族」一詞改為何種名稱? |
A |
原住民 |
B |
高砂族 |
C |
先住民 |
D |
山地同胞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民國 40 年(1951 年),國民政府公布「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辦法」,其中積極推行原住民族說那一種語言? |
A |
閩南語 |
B |
客家語 |
C |
國語 |
D |
各原住民族族語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民國 45 年,臺灣省政府以肆伍府民一字第 109708 號文公布「臺灣省平地山胞認定標準」,其中規範在日據時代居住在何種區域,其戶口調查簿記載為「高山族」者,為平地山胞? |
A |
山地行政區 |
B |
平地行政區 |
C |
特別行政區 |
D |
高山行政區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民國 37 年,臺灣省政府公布「臺灣省各縣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正式將原住民保留地納入法規管理,以下那一項不是本法規所規範的內容? |
A |
安定原住民生活 |
B |
發展原住民經濟 |
C |
不得作為抵押之標的 |
D |
開放漢人使用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臺灣原住民族史大意, | |||
隨著臺灣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原住民族開始從新認識自己,對以往的民族分類提出反思,進而展開民族正名運動,並要求政府承認為獨立之一族,下列那一族是第一個提出正名運動,由行政院宣布為臺灣原住民族第十族? |
A |
噶瑪蘭族 |
B |
邵族 |
C |
太魯閣族 |
D |
撒奇萊雅族 |
#105年,#初等特考,#原住民族行政,#原住民族行政及法規大意, | |||
依原住民族地區資源共同管理辦法第 5 條規定,部落會議議決結果,應於幾日內由鄉(鎮、市)公所提報縣(市)政府轉送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公告之? |
A |
3 日 |
B |
5 日 |
C |
7 日 |
D |
1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