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有關給付行政措施,下列何者錯誤? |
A |
仍有受「法律保留原則」之拘束情形 |
B |
受法律規範之密度,自較限制人民權益者寬鬆 |
C |
涉及「層級化法律保留體系」之闡釋 |
D |
完全無須受「法律保留原則」之拘束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廠商有偽造、變造投標、契約或履約相關文件之情形,機關依政府採購法規定「刊登」於政府採購公報, 即生一定期間內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或分包廠商。依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議之決議見 解,該「刊登」之性質為: |
A |
觀念通知 |
B |
僅為不利處分 |
C |
行政執行 |
D |
行政罰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違反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因而致人受傷、死亡或財產損害者,下列何者非政府依 該條例明列應支付之內容? |
A |
醫療費 |
B |
賠償金 |
C |
慰撫金 |
D |
喪葬費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藥事法第 65 條:「非藥商不得為藥物廣告。」若「廣告」違反此規定者,依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 議之決議見解,下列何者錯誤? |
A |
「廣告」乃集合性概念 |
B |
屬於連續犯,在法律上應評價為一行為 |
C |
於主管機關裁處後,始切斷違規行為之單一性 |
D |
違法刊登達近百次,如有其他相反事證,仍有可能認定為數行為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下列何者不屬於行政罰法規定「不予處罰」之態樣? |
A |
未滿 14 歲人之行為 |
B |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其辨識行為違法之能力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顯著減低者 |
C |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 |
D |
依「法令」之行為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下列何者不屬提起確認訴訟之確認對象? |
A |
對效力存續之行政處分確認其無效 |
B |
確認公法上法律關係成立或不成立之訴訟 |
C |
對已執行完畢或其他事由而消滅之行政處分且有回復原狀可能者,確認其違法 |
D |
對已執行完畢或其他事由而消滅之行政處分且無回復原狀可能者,確認其違法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行政行為或其他一切行政活動,均不得與法律相牴觸,此為下列何原則? |
A |
法律保留原則 |
B |
法律優越原則 |
C |
法律明確性原則 |
D |
不當連結禁止原則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下列對即時強制之敘述,何者錯誤? |
A |
即時強制之方法包括對人之管束、對物之扣留(使用、處置或限制其使用)、對於住宅(建築物或其 他處所)之進入、其他依法定職權所為之必要處置 |
B |
扣留之物,原則上扣留期間不得逾 30 日 |
C |
人民因執行機關依法實施即時強制,致其生命、身體或財產遭受特別損失時,得請求補償 |
D |
對於執行機關所為之損失補償金額不服者,應於知有損失後,十年內向執行機關請求之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下列對於「取代訴願之程序」、「訴願先行程序」與「免除訴願程序」之敘述,何者錯誤? |
A |
公務人員保障法之復審程序為訴願先行程序 |
B |
稅捐稽徵法及各種稅法上之復查為訴願先行程序 |
C |
交通裁決事件不服裁決者,直接向地方法院聲明不服,免除訴願程序 |
D |
會計師法所定之懲戒程序為取代訴願之程序 |
#107年,#三等,#警察法制人員#行政法與警察行政違規調查裁處作業, | |||
對於行政罰之競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一行為違反甲法受裁罰 2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罰鍰、沒入、停止營業,同時違反乙法受裁罰 1 萬元以 上 20 萬元以下罰鍰時,應裁罰 2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之罰鍰、沒入、停止營業 |
B |
一行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受裁罰 2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罰鍰,惟逾期不完納經法院裁定易以拘留, 同時違反乙法受裁罰 1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罰鍰時,應裁罰拘留、1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罰鍰 |
C |
一行為違反甲法受裁罰 2 萬元以上 10 萬元以下罰鍰,同時違反乙法受裁罰 1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罰 鍰,應裁罰 2 萬元以上 20 萬元以下之罰鍰 |
D |
一行為違反刑事法律受裁罰有期徒刑、罰金、沒收,同時違反乙法受裁罰鍰、沒入、停止營業時,應 裁罰有期徒刑、罰金、沒收、停止營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