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依法令或本於法令之行政處分,負有行為或不行為義務,經於處分書限定相當期間履行,逾期仍不履行者,下列所述之行政執行程序,何者正確? |
A |
由行政執行署各行政執行處依間接強制或直接強制方法執行之 |
B |
可由行政機關運用公權力間接實現與履行義務同一內容狀態之方法 |
C |
對違反的行為義務,能由他人代替履行,得以處怠金方法 |
D |
對違反的行為義務,能由他人代替履行,得以代履行,費用由執行機關估計其數額,命義務人繳納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據懲治走私條例等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自大陸地區私運物品進入臺灣地區,或自臺灣地區私運物品前往大陸地區者,以私運物品進口、出口論,適用懲治走私條例之規定處斷 |
B |
服務於水運交通工具人員,明知有走私情事而不通知稽徵關員者,科新臺幣 30 萬元以上90 萬元以下罰金 |
C |
稽徵關員或其他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明知為走私物品而放行或為之銷售或藏匿者,處 1年以上有期徒刑 |
D |
公務員、軍人包庇走私者,處無期徒刑或 1 年以上有期徒刑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萬里籍漁船船長於境外載運裝滿魚艙之牡蠣、花蛤及整箱包裝鱔魚,意圖返臺販賣牟利,於入港前遭海巡艇登檢查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該漁船所載漁獲為農業部公告之正面表列 17 項水產品,可逕行判定為私運貨物(走私進口漁產品),即可依海關緝私條例移送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處分 |
B |
查緝單位依據海關緝私條例緝獲走私貨物,不論有無違反懲治走私條例涉及其他刑責,均應繕具移送書移送財政部關務署依法論處 |
C |
該漁船走私漁獲由萬里區漁會負責走私沒入漁產品銷毀作業 |
D |
區漁會於銷毀場所進行銷毀作業時,應通知該管直轄市、縣(市)政府派員監毀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據海關緝私條例等規定,財政部關務署接獲我國籍貨船載運未稅電器用品入境牟利情資,前往查緝,下列何者非該法適用之查緝區域? |
A |
金門縣料羅港區內 |
B |
連江縣東引中柱港外海 1 浬 |
C |
澎湖縣馬公港外海 10 浬 |
D |
金門縣烏坵外海 6 浬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懲治走私條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公務員、軍人包庇走私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刑,未遂犯罰之 |
B |
依法令負責檢查人員,明知為走私物品而放行者,處 7 年以上有期徒刑,未遂犯罰之 |
C |
自大陸地區私運物品進入臺灣地區,或自臺灣地區私運物品前往大陸地區者,以私運物品進口、出口論,適用懲治走私條例規定處斷 |
D |
私運管制物品進口、出口者,處 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下罰金,未遂犯罰之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大陸船舶進入我國限制水域,海巡機關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定扣留,經調查該船有下列那些情形,得沒入該船舶?①塗抹或隱蔽船名 ②拒絕停船受檢 ③被扣留 1 次以上 ④漁船超載 |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據海關緝私條例相關規定,私運貨物進口、出口,係指下列那些行為,未向海關申報而運輸貨物進出國境?①船舶故障錨泊維修 ②逃避管制 ③擅自駛入我領海 ④規避檢查 |
A |
①② |
B |
②④ |
C |
③④ |
D |
①③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國家安全法第 2 條規定,下列何者不得為外國、大陸地區或其派遣之人,洩漏、交付或傳遞關於公務上應秘密之文書資料? |
A |
行政法人 |
B |
公務人員 |
C |
情報人員 |
D |
任何人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依娛樂漁業管理辦法相關規定,海巡機關於港內執行安全檢查發現娛樂漁船超載乘客,唯該船仍欲強行出港,海巡機關限制該漁船出港。關於其法律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性質上為直接強制,漁政主管機關無須委託海巡機關 |
B |
性質上為間接強制,漁政主管機關得委託海巡機關 |
C |
性質上為即時制止,漁政主管機關得委託海巡機關 |
D |
性質上為職務協助,漁政主管機關得委任海巡機關 |
#114年,#三等警察,#水上警察人員,#海巡法規, | |||
某漁民團體為抗議離岸風電工程影響漁民作業權益,規劃聚集 50 艘漁船前往離岸風電工程作業海域抗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海上集會遊行,適用集會遊行法 |
B |
海巡單位應主動協調事件源起地之警察機關及其他相關機關,成立聯合指揮所,以發揮統合力量 |
C |
海巡單位應疏導抗爭群眾於陸上或岸際,使抗爭事件消弭於陸上,避免擴及海上、增加處理之困難度 |
D |
由事件發生海域之管轄海巡隊負責海上聚眾活動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