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有關警察因治安需要所蒐集之資料,其銷毀期限,以下何者敘述錯誤? |
A |
集會遊行活動結束後,除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件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 1 年內銷毀之 |
B |
警察對於經常發生犯罪案件之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為維護治安之必要,以現有之攝影或其他科技工具蒐集之資料,除因調查犯罪嫌疑或其他違法行為,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 1 年內銷毀 |
C |
警察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經警察局長書面同意對特定對象無隱私之行為或生活等活動所蒐集之資料,除因調查犯罪嫌疑或其他違法行為,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至遲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 1 年內銷毀 |
D |
警察為防止危害或犯罪,認為對個人法益將有危害行為,得運用第三人秘密蒐集之資料,於達成目的後,除為調查犯罪行為,而有保存之必要者外,資料應即銷毀之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依據《警械使用條例》第 4 條之規定,警察人員執行職務時,下列何種情形可直接使用槍械進行射擊? |
A |
騷動行為足以擾亂社會治安時 |
B |
依法應逮捕、拘禁之人拒捕、脫逃時 |
C |
持有兇器有滋事之虞者,已受警察人員告誡拋棄,仍不聽從時 |
D |
以危險物品攻擊警察人員或他人時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依據《警械使用事件補償辦法》,第三人因警察使用警械而遭受損失時,請求補償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同一補償事件有數個補償機關時,各機關均應負補償責任 |
B |
繼承人有數人時,其中一人請求補償,經全體同意後,其效力始及於全體 |
C |
補償應以金錢為之,且以生命、身體或財產實際所受損失的醫療費、不能工作損失、喪葬費或慰撫金等為限 |
D |
補償請求權的時效,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31 條第 4 項規定辦理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依據《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關於警械製造或售賣廠商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申請製造、售賣警棍、警銬、電氣警棍(棒)(電擊器)、防暴網之廠商,應檢附相關文件經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核准後,始得製造、販賣 |
B |
廠商申請輸出警棍、警銬,應檢附相關文件向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報備列管 |
C |
廠商留存警棍、警銬或電氣警棍(棒)(電擊器)、防暴網樣品,每種數量不限,且應向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報備列管 |
D |
廠商歇業或解散時,應將原請領許可文件,送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層報警政署註銷,原留存之電氣警棍(棒)(電擊器)、防暴網應自行銷毀,並報請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監毀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關於警察教育制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警佐班,屬於進修教育 |
B |
警佐晉升警正官等訓練,屬於進修教育 |
C |
警察大學研究所一般生,屬於養成教育 |
D |
警正晉升警監官等訓練,屬於深造教育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下列何者不屬於警察機關之職權範圍? |
A |
作成罰鍰處分 |
B |
實施犯罪預防與犯罪調查 |
C |
對於逾期未繳納罰鍰者,實施行政強制執行之拘提 |
D |
進行警械使用補償之協議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之行為,涉嫌違反刑事法律或《少年事件處理法》者,依司法院解釋,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
A |
應遵守法治國一罪不二罰原則 |
B |
《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38 條但書規定違憲,應失其效力 |
C |
違序行為,與同一行為事實的犯罪行為及其法益侵害間,僅為量的差異,非本質不同 |
D |
同一行為已受刑事法律追訴並經有罪判決確定者,不得再依該法處以罰鍰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社會秩序維護法》對於性交易之管理法制,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
A |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意圖與人性交易而拉客,處罰鍰 |
B |
在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從事性交易廣告行為,處拘留併處罰鍰 |
C |
性交易場所應辦理登記及申請執照 |
D |
地方政府得因地制宜,制定自治條例,規劃得從事性交易之區域及其管理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下列何者不是警察人員使用槍械逕行射擊之適當情境狀況? |
A |
犯罪嫌疑人意圖奪取警察人員配槍,將危及警察人員生命或身體時 |
B |
行為人開啟瓦斯意圖自殺,將危及其本人或他人生命或身體時 |
C |
行為人以交通工具衝撞警察人員,將危及警察人員或他人生命或身體時 |
D |
犯罪嫌疑人持刀挾持人質,將危及人質生命或身體時 |
#114年,#警佐,#一,#二,#三類,#警察法規, | |||
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須符合下列何要件,方得使用擬制警械? |
A |
依使用人員當時之合理認知,認有急迫需要時 |
B |
符合內政部公告之特殊情形時 |
C |
經現場最高指揮官許可之情形 |
D |
發生法定特殊情形,無法有效使用警械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