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有關證據之規定,下列何者不正確? |
A |
警察機關因調查證據之必要,得命證人提供必要之文書、資料或物品 |
B |
證據,應由警察機關依職權審慎調查;行為人或嫌疑人亦得請求調查 |
C |
行為人或嫌疑人之自白,非出於不正方法,且經調查與事實相符者,得為證據 |
D |
違反本法行為經警察人員當場發現者,其書面報告得為證據。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僱(任)用警衛、保全人員、巡守人員或依法執行稽查公務人員之機關、機構、學校、公司、行號、工廠、民間守望相助組織,得向當地警察局申請許可購置警棍、電氣警棍(棒)(電擊器)、防暴網,其中,申請許可購置電擊器屬拋射式者,以下列何者為限? |
A |
運送保全人員 |
B |
巡守人員 |
C |
內政部核准設置之駐衛警察 |
D |
依法執行稽查公務人員。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定拘留確定之案件,警察機關應於確定後,下列做法,何者不正確? |
A |
以執行通知單,通知被處罰人到場執行 |
B |
被處罰人到場後,警察機關應作人別訊問,製作筆錄,送交拘留所執行之 |
C |
無正當理由不到場接受執行者,得以執行通知單強制其到場 |
D |
被處罰人為現役軍人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通知當地憲兵隊及該軍人所屬機關、部隊。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有關執行拘留有那些情形於其事故消滅前,停止其執行。所指情形,下列何者不正確? |
A |
生產或流產後未滿二個月者 |
B |
被拘留人之父母、配偶或子女重病或喪亡,須其親自處理者 |
C |
現罹疾病,因執行致身體健康有重大影響者 |
D |
懷胎滿三個月者。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釋字535 號解釋中,指出臨檢應於現場實施,惟具備那些情形,得要求其同行至警察局、所進行盤查,下列何者不屬之? |
A |
無從確定其身分 |
B |
構成妨害公務之違序行為時 |
C |
經受臨檢人同意 |
D |
現場為之對該受臨檢人將有不利 影響。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分局應於收受報告單後二日內,簽發通知書指定期日通知違反本法之行為人或嫌疑人到場。指定訊問之期日,不得逾收案後幾日? |
A |
五日 |
B |
七日 |
C |
十日 |
D |
十四日。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關於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文涉及警察法規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司法院釋字第689 號解釋,指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0 條第 1 項第 1 款,與憲法第 7 條平等原則有違 |
B |
司法院釋字第166 號解釋,認為警察官署裁決之拘留、罰役,應改由法院以法定程序為之,宣告違警罰法有關規定違憲 |
C |
司法院釋字第666 號解釋,諭示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89 條第 2 款之規定,與法律明確性原則尚無牴觸 |
D |
司法院釋字第251 號解釋,認定警察勤務條例違憲,催生了警察職權行使法。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行為後社會秩序維護法有變更者,適用裁處時之規定。但裁處前之規定有利於行為人者,適用最有利於行為人之規定。稱為: |
A |
實體從舊之例外 |
B |
從舊從輕原則 |
C |
從新從輕原則 |
D |
程序從新之原則。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9 條至第18 條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其中第9 至14 條為資料蒐集方式,第15 至第18 為資料處理之規定 |
B |
蒐集資料之目的均著眼於防止危害 |
C |
蒐集所得之資料,應於資料製作完成時起五年內註銷或銷毀之 |
D |
主要規範警察蒐集資料方式與處理之規定,包括公開與非公開之資料。 |
#113年,#警甄,#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法規, | |||
警械非經內政部或其授權之警察機關許可,不得定製、售賣,違者如何處置? |
A |
由地方法院檢察署沒收 |
B |
由地方法院沒收 |
C |
由警察機關依警械使用條例沒入 |
D |
由警察機關依社會秩序維護法沒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