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警械使用調查小組之調查報告,應依下列何者之規定,主動公開? |
A |
行政程序法 |
B |
政府資訊公開法 |
C |
警察職權行使法 |
D |
警械使用條例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司法警察機關所屬人員使用警械致人死亡或重傷爭議事件,下列何者 非由 內政部所設置之調查小組調查? |
A |
移民署人員 |
B |
調查局人員 |
C |
警政署人員 |
D |
海岸巡防機關人員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下列何者明文規定警察管束人民於必要時得對其使用警銬? |
A |
警械使用條例 |
B |
警察職權行使法 |
C |
行政執行法 |
D |
執行拘提逮捕解送使用戒具實施辦法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 社會秩序維護法 》 規定之抗告權,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
A |
原移送之警察機關對於簡易庭所為拘留之裁定不服者,得向同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
B |
被處罰人得捨棄其抗告權 |
C |
原移送之警察機關得捨棄其抗告權 |
D |
警察機關對於簡易庭關於聲明異議所為之裁定不服者,得向同法院普通庭提起抗告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下列何者 非屬 《 社會秩序維護法 》 明定之阻卻違法事由? |
A |
正當防衛之行為 |
B |
緊急避難之行為 |
C |
依所屬上級公務員職務命令之行為 |
D |
不可抗力之行為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 社會秩序維護法 》 之處罰, 不包括 下列何種性質之處分? |
A |
限制或禁止行為之處分 |
B |
剝奪或消滅資格、權利之處分 |
C |
影響名譽之處分 |
D |
警告性處分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有關偶發性集會、遊行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警察人員毋須到場維持秩序 |
B |
不得於車道舉行且妨害交通秩序 |
C |
得於禁制區及其週邊範圍舉行 |
D |
利用偶發性集會、遊行,而有違反法令之行為者,主管機關不得警告、禁止或命令解散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下列哪 種行為 非屬 《 社會秩序維護法 》 之處罰範圍? |
A |
無正當理由攜帶彈簧刀 |
B |
未經許可販賣電擊器 |
C |
無正當理由攜帶空氣槍並鳴槍 |
D |
製造鋼筆刀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 社會秩序維護法 》 少數分則條文之構成要件,係以「報告警察機關」為要件,下列何者 不屬之 |
A |
禁止特定人涉足之場所之負責人或管理人,明知其身分不加勸阻而不報告者 |
B |
婚喪喜慶、迎神賽會結眾而行,未將經過路線報告,致礙公眾通行者 |
C |
當舖、各種加工、寄存、買賣、修配業,發現來歷不明之物品,不迅即報告者 |
D |
操縱路燈或交通號誌,未事先報告者 |
#114年,#警大二技,#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依 《 警察職權行使法 》 第 2條第 3項規定,本法所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係指地區警察分局長或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有關「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
A |
認定上須以職務等階、陞遷序列為唯一衡量基準 |
B |
其相當職務以上長官,主要以指揮監督層級為衡量基準 |
C |
認定上須兼具組織特性及其實際勤務運作之指揮監督層級 |
D |
連江縣東引警察所所長 是 該條項所稱之「相當職務以上長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