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現場勘察之步驟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
A |
由外而內,由遠而近,由低而高,由右而左,由潛而顯 |
B |
由內而外,由遠而近,由低而高,由右而左,由潛而顯 |
C |
由外而內,由遠而近,由低而高,由右而左,由顯而潛 |
D |
由外而內,由近而遠,由低而高,由右而左,由顯而潛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下列有關刑案現場勘察採證處理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重大刑案及特殊刑案由管轄警察局長或其代理人擔任現場指揮官 |
B |
重大刑案及特殊刑案由管轄警察刑警大隊大隊長或其代理人擔任現場指揮官 |
C |
現場應依任務需要,將現有人員區分為調查組及採證組 |
D |
普通刑案由分局偵查隊負責現場調查、勘察及採證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勘察現場發現爆裂物或疑似爆裂物時,如何處置最為適當? |
A |
報請檢察官進行現場指揮調度 |
B |
提升採證層級,直接改由警察局鑑識中心處理 |
C |
通報防爆小組至現場排除後,續行勘察 |
D |
會同刑事警察局專業勘察小組處理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最先抵達刑案現場的員警,要注意現場跡證及其關係位置,下列何者不屬於要特別注意之易消失的跡證? |
A |
顏色 |
B |
氣味 |
C |
溼度 |
D |
聲音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槍擊現場,對於射擊殘跡證物之處理原則,下列何者錯誤? |
A |
同案若有槍彈證物可供鑑定,以射擊殘跡證物之鑑定為優先 |
B |
採取手部射擊殘跡,應於案發後八小時內儘速採集 |
C |
衣物之射擊殘跡,應於案發後十二小時內儘速採集 |
D |
採取射擊殘跡,應以黏有雙面碳膠之鋁(銅)座分別黏取不同部位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現場處理有關刑案證物保存,下列何者正確? |
A |
採取唾液棉棒應即封緘,避免被調包 |
B |
有供比對用之同廠牌子彈者,應準備兩顆送鑑 |
C |
棉棒擦拭被採樣人口腔二側黏膜細胞,須採樣兩枝棉棒,待棉棒陰乾後置入紙袋保存。 |
D |
標籤脫落之化學藥品、試劑,酌採十公克並包裝封緘後送鑑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下列有關現場勘察人員對於住宅實施勘察採證之敘述,何者屬違法之作為? |
A |
使用鑑定許可書 |
B |
急迫情形時, 報請檢察官指揮實施勘察採證 |
C |
經當事人出於自願性同意並填寫具結書 |
D |
使用搜索票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依據刑事鑑識手冊規定,有關各種刑事鑑識工作項目之分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毒品之鑑定,係屬化學鑑識工作項目 |
B |
工具痕跡之鑑定,係屬綜合鑑識工作項目 |
C |
人體體液內酒精濃度之鑑定,係屬生物鑑識工作項目 |
D |
毒物鑑識之研究發展,係屬微物鑑識工作項目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規定,重大刑案發生除立即偵破外,均應訂定偵查計畫。有關偵查計畫之內容,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應包括勘察搜索環境、擬訂搜索任務、步驟、決定搜索時間、地點、對象 |
B |
應包括犯罪發生或發現之時間、地點、發現經過或受理報案經過 |
C |
應包括被害人之嗜好、接觸人物及被害狀況等生活情形 |
D |
應包括偵查對象、方向、方式、步驟及部署進度等偵查作為 |
#113年,#警甄,#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警察偵查犯罪手冊中,有關跟蹤監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應隨身攜帶簡便偽裝衣物,以利快速掩飾改裝 |
B |
跟蹤或監視人員可隨身攜帶武器、通訊器材及其他裝備 |
C |
避免穿戴引人注目之特殊物件 |
D |
外表舉止應融合當地環境,不能實施偽裝,方可保持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