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重大事故現場罹難者檢體 DNA 鑑定結果,編號 1 罹難者檢體 Y 染色體 DNA 未檢出,編號 2 與編號 3 罹難者檢體 Y 染色體 DNA 均檢出,且檢出之 27 組 Y-STR DNA 型別均相同,編號 1、3罹難者檢體粒線體 DNA HV1、HV2 型別均相同,三人體染色體 DNA-STR 檢出 21 組型別中,編號 1 與 2 檢體有 3 組型別相同、5 組有一個對偶基因型相同、13 組型別不同,編號 1 與 3 檢體21 組均至少有一個對偶基因型相同,編號 2 與 3 檢體 21 組均至少有一個對偶基因型相同,依此檢測結果,研判三者血緣關係依序可能為下列何者? |
A |
女兒、父親、兒子 |
B |
母親、父親、兒子 |
C |
母親、兒子、兒子 |
D |
祖母(母親的母親)、兒子、父親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以免疫層析法檢測是否為人血,當人血抗原濃度過高時,可能會有下列何種反應? |
A |
Hook effect,偽陰性反應 |
B |
False positive,偽陽性反應 |
C |
Cross-reactivity,交叉反應 |
D |
High defect,高缺失反應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由刑案現場採取之不同編號生物跡證,經以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CR)檢測人類 DNA含量,檢測結果以檢量線 Ct 值(Cycle Threshold Value)換算人類 DNA 濃度。檢測結果:編號1 Ct 值為 26.58,編號 2 Ct 值為 28.21,編號 3 Ct 值為 22.27,編號 4 Ct 值為 22.75,請問所測人類 DNA 濃度由高至低依序排列編號為何? |
A |
2、1、4、3 |
B |
3、4、1、2 |
C |
3、1、4、2 |
D |
2、3、4、1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在疑似製造毒品案件現場中,發現有多包鹽酸羥亞胺(hydroxylimine),請問涉嫌人意圖製造何種毒品? 現場應尋找何種設備以佐證為其製毒所需? |
A |
甲基安非他命,冷凝管與冷卻設備 |
B |
K 他命,冷凝管與冷卻設備 |
C |
K 他命,加熱設備 |
D |
4-甲基甲基卡西酮,攪拌設備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槍擊案件現場彈殼採證與比對很重要,下列相關彈殼比對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
A |
抓子痕,為自動退殼槍枝抓子鉤在彈殼底部凹槽及邊緣所留下之工具痕跡,具分類價值 |
B |
彈殼底火部位撞針痕,其形狀與位置與槍枝廠牌形式有關,具分類及個化價值 |
C |
彈底紋,為擊發時撞擊槍後膛壁所形成之工具痕跡,具分類及個化價值 |
D |
退子痕,具研判射擊槍枝的分類價值,轉輪槍射擊的彈殼此痕跡特別明顯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為顯現具複雜圖案之鈔票上潛伏指紋,先在鈔票上刷掃反斯托克斯粉末(anti-strokes powder),接著再進行指紋發光攝影,下列那一項對於此類潛伏指紋發光攝影之描述最適當? |
A |
先使用紫外光進行指紋之激發而發出可見光,再進行可見光之攝影 |
B |
先使用可見光進行指紋之激發而發出紅外光,再進行紅外光之攝影 |
C |
先使用紅外光進行指紋之激發而發出可見光,再進行可見光之攝影 |
D |
先使用紫外光進行指紋之激發而發出紅外光,再進行紅外光之攝影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下列那些體液斑因具有發光性,進行現場勘察時可在昏暗環境下,選用適當光源搜尋出體液之位置進而加以採證?①血液斑 ②精液斑 ③唾液斑 ④尿液斑 ⑤汗液斑 |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 |
C |
②③ |
D |
②③④⑤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為拍攝現場遺留之微物跡證,單眼數位相機可透過適當鏡頭改裝而達成提高放大倍率的近距離攝影效果,下列有關近距離攝影時改裝鏡頭、對焦與影像放大之相關描述,何者最不適當? |
A |
將標準鏡頭倒接比廣角鏡頭倒接可獲致較大的放大倍率 |
B |
鏡頭與機身中銜接中間環套(extension tube),長度越長則放大倍率越大 |
C |
鏡頭前外接近攝鏡(close-up lens),近攝鏡號數(diopter number)越大則放大倍率越大 |
D |
鏡頭與機身中銜接中間環套之後,相機即喪失無限遠(∞)的對焦功能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疑似使用可燃性液體(ignitable liquid)縱火之火災現場經勘察後進行採樣與鑑定,下列關於火場殘跡之採樣、包裝、前處理與分析之描述,何者最不適當? |
A |
以採取疑似縱火點具多孔性之材質為主要待測樣品,並宜採取非起火處之相同材質為比對樣品 |
B |
經採取之樣品,可使用乾淨之金屬鐵罐進行包裝,為確保殘跡中可燃性液體含量並應儘量將鐵罐填滿 |
C |
應用靜態頂空吸附法進行樣品前處理時,宜加入內標準品後,再行加熱吸附之動作 |
D |
以氣相層析質譜法分析時,可利用參考物質與待測樣品並經相同前處理後,再進行萃取離子層析圖之比對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刑事警察人員,#刑案現場處理與刑事鑑識, | |||
有關現場勘察與物證處理過程中,為顯現各種潛伏痕跡而透過選用適當光源與攝影技術以增強其對比效果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當? |
A |
為顯現深色衣物上遺留之精液斑,在藍綠光照射下進行發光式紅外光攝影 |
B |
為顯現深色衣物經輪胎壓印後之胎痕,在紫外光照射下進行發光式紫外光攝影 |
C |
為顯現深色衣物經近距離槍擊後射入口周圍之火藥煙暈,在紅外光照射下進行反射式紅外光攝影 |
D |
為顯現皮膚下之瘀傷位置,在藍綠光照射下進行發光式紅外光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