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依警察法及其施行細則規定,下列何者非屬中央立法事項? |
A |
關於警察勤務機構設置、裁併及勤務之實施事項。 |
B |
警察服制,指各級警察人員平日集會、及執行職務時,著用服式等事項。 |
C |
警察官制,指中央與地方各級警察機關之組織、編制等事項。 |
D |
警察教育制度,指警察教育之種類階段及師資、教材之標準等事項。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行政執行法關於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執行命令不服,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提起救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義務人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不服異議決定後,應先經訴願程序後再為行政訴訟。 |
B |
執行機關認聲明異議無理由者,應於 10 日內加具意見,送法務部決定之。 |
C |
執行機關認聲明異議有理由者,應即停止執行,並撤銷或更正已為之執行行為。 |
D |
義務人對執行方法所為之聲明異議程序,相當於已經訴願程序,不服該異議決定,可直接提起確認訴訟。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A於113年10月1日18時許,無正當理由,同時攜帶西瓜刀1把及類似真槍之玩具槍1把,前往乙之住處滋事,試問,警察對A行為之處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對A之行為,以數行為分別處罰。 |
B |
A之行為,未違反任何法律,不罰。 |
C |
A以一行為同時該當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及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殺傷力之器械,從一重以無正當理由攜帶具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處罰。 |
D |
A以一行為同時該當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及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殺傷力之器械,從一重以無正當理由攜帶具殺傷力之器械處罰。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執行機關須在管轄區域外執行者,得於必要時請求其他機關協助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被請求協助機關無裁量權,不得拒絕協助。 |
B |
被請求協助機關因協助執行所支出之費用,自行編列預算負擔之。 |
C |
被請求協助機關不能協助者,無須通知請求機關。 |
D |
執行機關遇執行目的有難於實現之虞者,得於必要時請求其他機關協助之。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法院依行政執行法為管收之裁定後,應將管收票交由行政執行分署派執行人員將被管收人送交管收所,關於管收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管收期限,自管收之日起算,不得逾二個月。 |
B |
行政執行分署應隨時提詢被管收人,每月提詢 3 次以上。 |
C |
提起抗告應停止管收之執行。 |
D |
義務人懷胎二月以上或生產後五月未滿者,不得管收。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依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之規定,有關符合法定要件且經晉升警正官等訓練合格之警察人員,其所擔任職務等階及資格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職務等階列最高列警正四階以上者,應經警察大學畢業或訓練合格。 |
B |
以擔任職務等階最高為警正一階以下之職務為限。 |
C |
具有碩士以上學位且最近五年警正三階職務年終考績四年列甲等、一年列乙等以上者,得擔任職務等階最高為警正二階以下之職務。 |
D |
警察大學二年學制以上畢業,並任合格實授警佐一階職務滿五年者,取得升任警正四階任官資格。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為使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警察行使職權時,能有表示意見之權利,並強化警察即時反省及反應能力,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得於警察行使職權時,表示異議,下列何者非屬得表示異議之時間與範圍? |
A |
警察行使職權之方法。 |
B |
應遵守之程序。 |
C |
侵害利益情事。 |
D |
得非於當場陳述理由表示異議。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警察機關配備警械種類」之法律性質為下列何者? |
A |
組織性行政規則。 |
B |
實質法規命令。 |
C |
法規命令。 |
D |
職權命令。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為保障人權,避免警察在行經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臨檢之裁量權過當,乃有指定之發動要件及其限制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
A |
指定應由警察機關主管長官為之。 |
B |
基於預防危害而指定。 |
C |
基於處理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之必要所為指定。 |
D |
基於處理重大社會秩序事件之必要所為指定。 |
#114年,#警甄,#行政警察學系,#警察法規, | |||
有關警察對治安顧慮人口實施定期查訪之作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查訪期間以緩刑或執行完畢後三年內為限。 |
B |
由現住地警察機關每個月應實施查訪一次。 |
C |
得定期實施查訪對象有曾犯妨害自由之罪,經緩刑宣告者。 |
D |
警察發現查訪對象有違法之虞時,應以勸告或其他適當方法,促其不再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