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甄,#交通警察人員,#道路交通事故處理, | |||
申請閱覽檔案或提供相關處理證明文件或資料,下列鈙述何者錯誤? |
A |
現場得申請提供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登記聯單 |
B |
於事故十日後得申請閱覽或提供現場圖、現場照片 |
C |
於事故三十日後得申請提供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 |
D |
對於未進入偵查程序之交通事故案件,當事人申請閱覽車輛行車影像、監視器影像,應依規定提供閱覽。 |
#110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leen | |||
警察人事政策之形成與規劃攸關警察組織犯罪預防成效,也和警察政策執行息息相關,請舉實例說明目前警察組織人事政策存在的問題與困境,並提供問題解決的政策工具。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關於司法院釋字第 785 號解釋,針對應實施輪班、輪休制度之業務性質特殊機關所屬公務人員的勤休方式及超時服勤補償之相關規定所做解釋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公務人員服勤時間及休假制度等事項,受憲法第 18 條服公職權之保障 |
B |
人民之健康權,為憲法第 22 條保障之基本權利 |
C |
國家對於公務人員超勤依法給予加班費、補休假等相當之補償,屬於一種恩給 |
D |
國家於涉及健康權之法律制度形成上,負有最低限度之保護義務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警察法及其施行細則等相關規定,下列何者為中央立法事項? |
A |
警察常年訓練之實施事項 |
B |
中央與地方各級警察機關之組織、編制等事項 |
C |
警察勤務機構之設置、裁併及勤務之實施事項 |
D |
義勇警察之組設、編練、派遣、管理等事項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有關警察任務、警察業務和警察勤務三者之間的邏輯關係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警察勤務與警察任務相互間具有「體用關係」,警察勤務為體,警察任務為用 |
B |
警察業務的完成須賴警察勤務的執行 |
C |
警察任務是警察勤務具體化的結果 |
D |
警察任務是警察業務具體化的結果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警政學者 David H. Bayley 曾提出社區導向警政四種方式(CAMP):諮詢(Consultation)、調適(Adaptation)、動員(Mobilization)、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就「增進警察與社區互動、舉行社區治安座談會」等實務策略而言,主要是屬於上述何項方式? |
A |
調適 |
B |
動員 |
C |
問題解決 |
D |
諮詢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警察勤務區訪查作業規定」,有關警勤區員警實施訪查時之作法,下列何者正確? |
A |
警勤區訪查以單警個別查察為原則;必要時,得以聯合查察或座談會方式實施 |
B |
村(里)鄰長、其他諮詢對象及一般人口,應每二個月聯繫拜訪一次 |
C |
實施警勤區訪查前,應於勤查系統預擬日誌表,送分局長核准後實施 |
D |
經由所長核准以社區座談會方式實施訪查者,於訪查日一日前以書面通知受訪查者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有關警察勤務機構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警察分駐所、派出所為勤務執行機構,負責警勤區之規劃、勤務執行及督導 |
B |
因地理環境特殊,且交通不便之地區,未能與其他警勤區聯合實施共同勤務者,得設分駐所 |
C |
警察分駐所、派出所設置基準,由內政部定之 |
D |
警察局為勤務規劃監督及重點性勤務執行機構,負責規劃、指揮、管制、督導及考核轄區各勤務執行機構之勤務實施,並執行重點性勤務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規定,警察發現治安顧慮人口查訪對象有違法之虞時,應如何處置? |
A |
應即帶至勤務處所,調查其違法事證 |
B |
應即帶至勤務處所,製作筆錄後移送地檢署 |
C |
應即帶至偵查隊,調查其違法事證,繩之以法 |
D |
應以勸告或其他適當方法,促其不再犯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在打擊犯罪的勤務模式中,「由警察所發動,並主動選擇目標」的勤務方式,主動事前發現問題,而不僅是事發後被動快速的至現場處理問題,稱為何種勤務模式? |
A |
被動反應式模式(Reactive Model) |
B |
守勢勤務模式(Defensive Model) |
C |
主動先發模式(Proactive Model) |
D |
服務民眾模式(Service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