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有關警察法第 9 條規定之警察職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A |
警察法第 9 條所稱依法行使職權之警察,為警察機關與警察人員之總稱 |
B |
發布警察命令,中央由內政部警政署為之 |
C |
發布警察命令,直轄市由直轄市政府警察局為之 |
D |
協助偵查犯罪為職務協助事項,警察執行機關不需要編列警察事業費預算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偶發性及緊急性集會遊行處理原則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緊急性集會、遊行,指因特殊原因未經召集而自發聚集,且事實上無發起人或負責人之集會、遊行 |
B |
偶發性集會、遊行,指因事起倉卒,且非即刻舉行無法達其目的之集會、遊行 |
C |
緊急性集會、遊行之申請,主管機關應於收受申請書即時核定,並以書面通知負責人 |
D |
偶發性集會、遊行,得於依集會遊行法第 6 條規定公告之地區週邊範圍舉行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有關勤區查察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勤區查察,於警勤區內,以家戶訪查方式,擔任犯罪預防、為民服務及社會治安調查等任務 |
B |
勤區查察,於警勤區內,由警勤區員警執行之 |
C |
勤區查察為共同勤務 |
D |
家戶訪查辦法,由內政部定之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有關「警察」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 條所稱「警察」,係指警察機關與警察人員之總稱 |
B |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 條所稱「警察」,係指形式意義的警察 |
C |
警察法第 9 條所稱依法行使職權之「警察」,係指警察機關與警察人員之總稱 |
D |
憲法第 8 條第 1 項所稱「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之「警察」,僅指組織法上的警察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1990 年代,紐約市警察局以資訊統計之管理系統(CompStat) 作為管理犯罪資訊之技術,其資訊統計之程序包含四個步驟,不包括下列何者? |
A |
正確適時的情報 |
B |
有效的戰術 |
C |
召開社區治安會議 |
D |
人員及資源的快速部署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問題導向警政策略以 SARA 四個程序為方法,其中關於「根據分析所得資料,策定解決問題方案的措施」,係屬下列那一階段? |
A |
掃描(Scanning) |
B |
評估(Assessment) |
C |
回應(Response) |
D |
分析(Analysis)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警察對於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生危害之交通工具得採行之措施,下列何者錯誤? |
A |
得予以攔停 |
B |
得要求乘客出示相關證件 |
C |
得檢查引擎、車身號碼或其他足資識別之特徵 |
D |
得要求駕駛人及乘客接受酒精濃度測試之檢定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下列關於「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之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
A |
美國學者威爾森(James Q. Wilson)、凱林 (George L. Kelling),首先使用「破窗」一詞 |
B |
該理論首先發表於「警察與鄰里安全:破窗」(The Police and Neighborhood Safety: BrokenWindows)論文中 |
C |
該理論極力促請警察人員應多注意嚴重的犯罪(crime)行為 |
D |
當破窗無法被有效控制,即代表監控力量減弱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有關警察勤務運作原理中之「警察在執行勤務時,無論其服裝或裝備,都必須明顯易見」,屬於下列那一項原理? |
A |
彈性原理 |
B |
迅速原理 |
C |
顯見原理 |
D |
機動原理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警察於其行使職權之目的範圍內,有關資料傳遞、利用與註銷或銷毀之相關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
A |
警察機關對其傳遞個人資料之正確性,應負責任 |
B |
資料之利用,須與蒐集之特定目的相符合 |
C |
警察所蒐集之資料,均應於資料蒐集後三年內註銷或銷毀之 |
D |
應註銷或銷毀之資料,不得傳遞,亦不得為不利於被蒐集對象之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