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Felson & Clarke 認為「機會」是所有犯罪行為的根本,並列舉出 10 項機會原理,說明機會如何形塑犯罪行為。下列所述各項原理何者錯誤? |
A |
減少機會,會導致犯罪轉移的發生 |
B |
犯罪機會,受個人日常活動的影響 |
C |
犯罪機會可因外力介入而減少 |
D |
致力減少犯罪機會,可擴大犯罪數量的降幅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在警察角色的變遷過程中,警察由傳統秩序維持者轉換到具有社區警政之特點,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警察的工作範疇不再是以犯罪為中心,也強調為民服務 |
B |
警察對於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治安與非治安案件都加以重視 |
C |
警政重點逐漸由預防式(proactive)警政,走向反應式(reactive)警政 |
D |
警察機關必須在結構上改進,同時鼓勵創新,提倡參與式管理,才能有效因應社區警政要求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少年事件處理法於 2019 年的修正,為自 1997 年以來最大幅度的修正,也是與世界兒少司法權益潮流接軌的重要里程碑。對本次修法重點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廢除觸法兒童準用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 |
B |
建置曝險少年司法先行機制 |
C |
尊重少年主體權及保障程序權 |
D |
引進少年修復式機制 |
#111年,#三等,#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Sherman 等人針對見警率效能進行名為「Minneapolis 市熱點巡邏實驗」(Minneapolis Hot SpotsPatrol Experiment)的實證檢驗。關於該實驗的研究結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警察如果頻繁且隨機在不同熱點之間輪換巡邏,犯罪預防效果較佳 |
B |
如果長時間在同一熱點內巡邏,效果反而有限 |
C |
警察停留熱點的時間越長,該熱點就能在警察離開後有越長的時間免於犯罪,但這種關係僅限於某範圍之內 |
D |
僅駕警車駛過熱點未做停留,仍有一定程度的犯罪預防效果產生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1960 年代至今,在犯罪預防領域中,警察與社會的研究已發展出極度豐 富的面向。社會學家將公民參與理論應用於警政改革,警政相應地成為 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試從治理目標、治理結構與治理主體方面說 明社區警政精義。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許多研究告訴我們,警察文化是真正影響警察執法行為的因素。請根據 Skolnick 的研究發現,說明街頭警察文化的內涵。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第一線警察工作實務人員規劃犯罪預防活動時,可採取問題導向警政策略中之 SARA 模式,有關SARA 內涵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有關美國梅根法案(Megan's Law)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法案名稱來自一個遭性侵害並被殺害的女童 |
B |
該女童係於 2004 年遭有性侵害前科的男子性侵並遭殺害 |
C |
法案規定美國各州必須建立性罪犯和騷擾兒童罪犯的檔案 |
D |
法案規定各州必須將有性侵兒童前科者的個人資料公開在網際網路上供民眾查詢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犯罪預防由公共醫療模式角度可區分為三個層次:初級、次級與三級預防。針對不同對象的三級犯罪預防措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犯罪預防宣導是屬於被害者導向的初級預防措施 |
B |
中輟少年輔導是屬於加害者導向的次級預防措施 |
C |
犯罪者矯正計畫是屬於加害者導向的三級預防措施 |
D |
酒吧內暴力預防是屬於社區導向的三級預防措施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根據 Dunn(2008)主張,警政問題分類可以用參與決策制定者的多寡、政策方案數、效用價值共識度、方案風險高低、結果發生機率等面向作為標準,界定問題類型結構之良窳。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