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刑案現場攝影」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現場當受傷者因緊急救護需移動身體時,仍應先行攝影記錄受傷者之原始狀態,並將移動情形記錄在筆記 |
B |
刑案現場攝影在景物效果上特別強調真實性與完整性 |
C |
刑案現場攝影,應多使用廣角或望遠鏡頭拍攝現場全貌 |
D |
以遠、中、近距離的拍攝程序,將現場與各物證間作連結以顯示其相對位置,以確保物證的證據能力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刑案現場之「物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許多罪犯在作案之行為時,有一定之犯行特徵,物證即可幫助了解其犯罪模式 |
B |
刑案現場,對於物證的紀錄方式僅有筆記及現場描繪兩種 |
C |
為確保日後之鑑定工作不生混淆,所有物證均必須作適當標記 |
D |
每項物證之適當包裝方式,全依證物之類型而定,絕不可以將不同物證裝在一個包裝袋,以免造成污染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陷害教唆」和「誘捕偵查」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陷害教唆,係指行為人原不具犯罪之故意,純因警察之設計教唆,使萌生犯意,而實行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者 |
B |
提供機會型誘捕,係指行為人原本即有犯罪之意思,其從事犯罪構成要件行為之犯意,並非他人所創造 |
C |
國家機關誘捕偵查作為是否合於正當法律程序,應考量有無法律依據或事前監督、事後審查機制 |
D |
刑事偵查技術上所謂之「釣魚偵查」,依此方式所蒐集之證據資料,不具證據能力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通訊監察對第三人之秘密通訊自由形成侵害,於是在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訂定幾項原則加以制約,下列何者錯誤?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依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規定,有關「偵查不公開」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偵查不公開,包括偵查程序、內容及所得之心證均不公開 |
B |
有關勘驗、現場模擬或鑑定之詳細時程及計畫,不得公開或揭露之 |
C |
偵查機關及偵查輔助機關首長,應指定該機關有關人員3至5人,組成偵查不公開檢討小組 |
D |
影響社會大眾生命、身體、自由、財產之安全,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之必要,仍不得公開或揭露資訊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有關「管束」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規定,公務員或曾任公務員之人無故洩漏或交付監察通訊所得應秘密之資料,處幾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詢問犯罪嫌疑人,不得於夜間行之,其例外情形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司法警察雖無搜索票,逕行搜索被告、犯罪嫌疑人之住宅或其他處所,應於執行後多少天內報告該管檢察官及法院? |
#三等,#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109年, | |||
徒步跟蹤人員應防止被察覺,如遇不利情況時,應採取因應作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對象在行進間突然停止,轉身反顧,或反身往回頭走,執行人員應保持自然行走,並視情況通知其他人員跟蹤 |
B |
對象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僅乘坐一段即下車,試探執行人員有何行動,執行人員應儘量避免與其正面接觸 |
C |
對象突然進入建築物,經由另一出口或後門溜走,誤導並發覺執行人員跟監,執行人員應視狀況繼續跟蹤 |
D |
對象製造突發事故,陷執行人員不利時,應設法儘速撤離,必要時得表明身分及採取反擊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