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各句的語境中,並未展現出謙遜語意的是: |
A |
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
B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
C |
將軍獨靦顔借命,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
D |
文倦於事,憤於憂,而性惲愚,開罪於先生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踰越,雖百家弗能改也。」所評論的先秦思想是: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關於先秦文學發展的說明,敘述正確的是: |
A |
《詩經》又可稱為詩三百,是中國第一本詩歌總集 |
B |
《左傳》以人物紀傳為體例,亦被尊為歷史散文之祖 |
C |
《論語》為儒家代表作,可見先秦思想以儒家一枝獨秀 |
D |
《楚辭》為平民文學代表,與《詩經》皆列四庫全書經部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關於中國歷代韻文主流的說明,敘述正確的是: |
A |
漢代以賦為主流,與樂府同為漢代詩歌雙葩 |
B |
唐代以詩為主流,並以古體詩的創作為大宗 |
C |
宋代以詞為主流,蘇軾後,豪放派便取代婉約派而成為詞家正宗 |
D |
元代以曲為主流,在詞的格律基礎上發展,可加襯字,故稱詞餘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關於唐宋古文八大家的介紹,敘述正確的是: |
A |
韓柳共同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以載道 |
B |
范仲淹主張明道致用,並大力提拔後進 |
C |
三蘇父子中,大蘇文風古勁簡直,小蘇為文汪洋宏肆 |
D |
王安石曾主持慶曆新政,晚年尤好詩,世稱王荊公體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選項所描寫的季節,與賴和「題糕自覺無須怯,就菊還憐未綻黃。願小弟兄休念我,登高去醉紫萸觴」一詩相同的是: |
A |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束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
B |
行路艱難猶作客,倚閭瞻望累慈親。梅花香入屠蘇裡,祝向天南意默申 |
C |
桂子香寒玉露清,垂天銀漢寂無聲。歲中惟有今宵好,一樣月華分外明 |
D |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依據前後文意,下文中底線處不應填入的是:中國人很早就講究說語。________是我們的三部說語的經典。一是外交辭令,一是縱橫家言,一是清談。你看他們的語多麼婉轉如意,句句字字打進人心坎裡。……論說語藝術的文字,從前著名的似乎只有韓非的〈說難〉,那是一篇剖析入微的文字。現在我們卻已有了不少的精警之作,魯迅先生的〈立論〉就是的。(朱自清〈說語〉)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詩歌的情意往往間接借助語言文字所呈示的對象加以烘襯,烘襯的表現手法根源對語言表意功能的質疑。一方面由於情感或意念本身不可捉摸的特性,另一方面也認定了語言作為一種表意的工具其實有所不足,甚或不完備。」根據上文,中國古典詩歌「以間接烘襯方式表達情威」的原因是: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關於雜記類古文的說明,敘述正確的是: |
A |
亭台樓閣記敘該處沿革及寫周遭景觀,作者亦常融入抒情、議論,如〈醉翁亭記〉、〈項脊軒志〉 |
B |
山水遊記以自然風光為主,記敘作者遊歷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如〈桃花源記〉丶〈老殘遊記〉 |
C |
書畫器物記多寫圖畫器物的外觀來歷,說明技法得失,藉機述論,如〈北投琉穴記〉丶〈核舟記〉 |
D |
人事雜記以記人敘事為主,記敘人物經歷的事件,並抒發議論或感慨,如〈傷仲永〉丶〈義田記〉。 |
#110,#警專,#警專乙組,#警專甲組,#國文 | |||
下列開於描寫聲音的手法,與「那天我看見一個少婦/雕像般站在十字路口/它把笑聲斜插在髮間」相同的是: |
A |
陽光燦爛,透過葉隙叮叮噹噹擲下一大把金幣 |
B |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
C |
孤獨又憂鬱的馬蹄聲自遠而至,灑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 |
D |
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