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警專,#乙組,#地理科 | |||
等高線為虛構之曲線,用以顯示地面形態,下列有關等高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
河流匯合處上游之等高線呈「M」形 |
B |
山脊的等高線成 V 字型,但尖端指向地勢較高處 |
C |
地圖比例尺越大的地圖越詳盡,等高線的等高間距越大 |
D |
任一等高線,未必是一閉合曲線 |
#111年,#警專,#甲組,#甲組數學科 | |||
有 400 人分成 A, B, C 三組參加測驗,其中 A 組 200 人,B, C 兩組各 100 人,若 A 組的通過率為 83%,B 組的通過率為 91%,C 組的通過率為 93%,則公平抽籤隨機抽取一人,取中通過測驗的人之機率是?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下列「 」內的字,讀音前後相同的是: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下列選項中的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是: |
A |
備考的日子,生活蒼白得嚇人,一切事物都變的所然無味 |
B |
他們倆明明素昧平生,但卻為了蠅頭小利而吵得面紅耳赤 |
C |
領導者們必須明辦是非,稟公執法,才能有效地陡罰臧否 |
D |
心胸狹窄的匹夫匹婦,大多不能忍辱赴重,往往睚眥必抱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下列「 」中的字,用法前後相同的是: |
A |
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而不往/若夫銀鈎鐵畫,「固」屬難窺 |
B |
「顧」分類之害,甚於臺灣/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
C |
昔之所謂鹿港飛帆者,「已」不概見矣/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失 |
D |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下列選項中的成語,語意與運用完全正確的是: |
A |
他是「八面玲瓏」的人,不只應對進退合宜有據,待人處事更是圓融 |
B |
人言可畏,我們面對不實的傳言,千萬不可「浮光掠影」而錯怪他人 |
C |
看到同事接連因景氣不佳而被資遣,他心中不免有「狐死首丘」之感 |
D |
教育的重點之一在於務必循序漸進,應避免為求速成而「風行草偃」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閱讀下列文句,最適合填入□的字詞依序是:甲、路在前面/伸著/長長的舌頭/把一雙雙的腳/□了進去(向明〈七孔新笛〉)乙、一口老甕/裝著全家人的/心,放在屋漏的地方/接水/□□一家人的/辛酸(林煥彰〈雨天〉)丙、我母親和我姑姑一同出洋去,上船的那天他伏在竹床上痛哭,綠衣綠裙上面釘有□□發光的小片子。(張愛玲〈私語〉)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依據文意,甲、乙、丙、丁、戊排列順序最適當的是:枝椏間的一隻蜘蛛鎮日編織甲、我羨慕牠的專心乙、牠瞬間接過了雨絲丙、忽來一場大雨,眼看丁、要打斷我們今天的進度戊、羨慕牠並不需要我的羨慕無私地繼續織了下去(鯨向海〈比幸福更頑強〉)(A)丙丁乙甲戊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下列對於先秦各家思想的評論,依序應是:甲、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乙、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丙、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A)名家/墨家/儒家 |
#112年,#警專入學考,#共同科目,#第42期,#國文科, | |||
下列關於歷代韻文的說明,敘述正確的是: |
A |
賦與詩為漢代詩歌雙葩,發展至魏晉為駢賦,在唐宋為文賦,於明清為短賦 |
B |
新樂府運動由韓愈、柳宗元等推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
C |
詞源於中唐,以婉約為正格,歐陽脩、柳永開拓詞的題材,故而有豪放一派 |
D |
曲可依動作的有無分為散曲跟劇曲,散曲分小令和散套,劇曲則含曲文科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