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今年5月5日新聞媒體報導〈國內首見!萬里隧道將採「平均速率」科技執法〉,內容說明「交通大隊預定自今年7月1日起,於新北市萬里區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速率科技執法,降低隧道內汽、機車超速釀成交通事故,兼顧警員執法安全﹔平均速率科技執法是在進、出口設置偵測設備,記錄車輛進出的時間,換算通過該路段時問及通行速率,目前隧道內限速為50公里。」據了解,萬里隧道全長約1.1公里,進、出口為彎道,隧道中間路段平直,導致民眾容易因車速過快,過彎時來不及減速而肇事,屬高肇事路段。 現行測速照相設備也是運用平均速率的概念,利用雷達波偵測車輛在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來計算車速,只是偵測距離非常短,如同瞬間速率﹔此種執法設備所能控制速率範圍相當有限,且部分駕駛人發現固定桿時會驟然減速,容易引起事故。區間平均速率執法可隨距離增加,擴大速率監控範圍,駕駛人為避免超速受罰,於監控路段多將依循速限行駛,可確實達到維護行車安全目的。(資料取自107年5月5日聯合報報導)回答第6至10題。 依據上述文章,彎道處容易肇禍,最主要原因為下列哪一項?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今年5月5日新聞媒體報導〈國內首見!萬里隧道將採「平均速率」科技執法〉,內容說明「交通大隊預定自今年7月1日起,於新北市萬里區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速率科技執法,降低隧道內汽、機車超速釀成交通事故,兼顧警員執法安全﹔平均速率科技執法是在進、出口設置偵測設備,記錄車輛進出的時間,換算通過該路段時問及通行速率,目前隧道內限速為50公里。」據了解,萬里隧道全長約1.1公里,進、出口為彎道,隧道中間路段平直,導致民眾容易因車速過快,過彎時來不及減速而肇事,屬高肇事路段。 現行測速照相設備也是運用平均速率的概念,利用雷達波偵測車輛在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來計算車速,只是偵測距離非常短,如同瞬間速率﹔此種執法設備所能控制速率範圍相當有限,且部分駕駛人發現固定桿時會驟然減速,容易引起事故。區間平均速率執法可隨距離增加,擴大速率監控範圍,駕駛人為避免超速受罰,於監控路段多將依循速限行駛,可確實達到維護行車安全目的。(資料取自107年5月5日聯合報報導)回答第6至10題。 依據物理學概念,汽機車若要順利轉彎,必須要有足夠的外力作為什麼力,提供安全轉彎的條件?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今年5月5日新聞媒體報導〈國內首見!萬里隧道將採「平均速率」科技執法〉,內容說明「交通大隊預定自今年7月1日起,於新北市萬里區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速率科技執法,降低隧道內汽、機車超速釀成交通事故,兼顧警員執法安全﹔平均速率科技執法是在進、出口設置偵測設備,記錄車輛進出的時間,換算通過該路段時問及通行速率,目前隧道內限速為50公里。」據了解,萬里隧道全長約1.1公里,進、出口為彎道,隧道中間路段平直,導致民眾容易因車速過快,過彎時來不及減速而肇事,屬高肇事路段。 現行測速照相設備也是運用平均速率的概念,利用雷達波偵測車輛在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來計算車速,只是偵測距離非常短,如同瞬間速率﹔此種執法設備所能控制速率範圍相當有限,且部分駕駛人發現固定桿時會驟然減速,容易引起事故。區間平均速率執法可隨距離增加,擴大速率監控範圍,駕駛人為避免超速受罰,於監控路段多將依循速限行駛,可確實達到維護行車安全目的。(資料取自107年5月5日聯合報報導)回答第6至10題。 若偵測出一部汽車進出萬里隧道的時間為80秒,這部車的平均速率時速多少公里?超速了嗎?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根據新聞畫面「重力+速度=260公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下列有關「重力」和「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哪一項正確?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下列哪一項是加速度的單位?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比較施力一牛頓與施力一公斤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新聞報導中的花崗岩落地瞬間,地板所受撞擊力的量值與下列哪一種物理量無關?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花崗岩在空中到落地期間,有關其運動及其動量變化的敘述,哪一項正確? |
|
#107年,#37期,#物理,#甲組,#警專, |
|
104年3月,某一電視臺新聞報導,主播播報新聞時,螢幕畫面呈現「四樓花崗岩墜落,重力+速度=260公斤」等字。經過物理教師電話反映後,新聞畫面已更正為「因為重力加速度,墜落地面瞬間,撞擊力相當於260公斤重。」回答下列第11至20題。 若一層樓高為3.0公尺,花崗岩一片為40公斤,該地的重力加速度為10公尺/秒2,忽略空氣阻力及其他外在因素,僅討論重力作用,該片花崗岩在四樓頂時其有的重力位能較地面高出大約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