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當代學者研究商代後期的歷史時,大致已經可以確定其歷代君王的名稱和排序。這一個工作得以完成的最主要關鍵應為何?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一民間團體成員大多是山東、河北的窮困農民,他們將艱辛的處境歸咎於洋人的侵犯和基督教會的危害。當他們的勢力開始擴散至天津時,其暴力傾向,已經引發各國僑民的驚恐。」關於這個團體的相關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白居易詩云:「袖裡新詩十首餘,吟看句句是瓊路,如何持此將干竭,不及公卿一字書。」本詩足以反映下列哪一現象?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部小說描述了徽州的地方習俗:「凡是商人歸家,外而宗族朋友,內而妻妾家屬,只看你所得歸來的利息多少為重輕。得利多的,盡皆愛敬趨奉,得利少的,盡皆輕薄鄙笑,猶如讀書求名的中與不中歸來的光景一般。」這部小說最有可能是哪一時代的作品?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表顯示明、清兩代進士出身的一項百分比:由此表觀察,可得到怎樣的結論?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曾有中國的回教學者主張:「人生在世有三大正事,乃順主也,順君也,順親也。凡違茲三者,則為不忠,不義,不孝矣。」這種言論顯示了何種立場?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宗教淵、於古代巫祝的傳統與方術中追求長生的思想,因天災疾疫的流行、社會的動亂頻仍,信徒日眾。後來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也開始編摹經典、強化教義及組織,影響日廣。請問:這是指哪一宗教?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曾有學者指出:「□朝代的士人強調天命,主張『敬天法古』,要以儒家思想改造現實秩序,最後,竟是因此導致這個朝代的結束,此事乃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試問,此□朝代應為何?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古今圖書集成﹒藝術典﹒醫部》記載:「伊尹佐湯伐祟,放太甲於桐宮,閔生民之疾苦,作《湯液本草》,明寒熱溫涼之性,主苦辛甘鹹淡之味,輕清重濁,陰陽升降,走十二經絡表裡之宜。今醫言藥性,皆祖伊尹。著有《湯液本草》,今行世。」依據以上所述,下列何者議論為正確? |
A |
這是關於「醫、於聖」的論戰,旨在推翻黃帝、神農淵源之說 |
B |
這是假託附會之說,伊尹不可能有相關醫學知識 |
C |
問題應是出在《古今圖書集成》的編輯,這從「醫部」歸在「藝術典」即可知 |
D |
此書應是關於「食補」的知識,與傳統本草學無關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摩爾(Thomas More,1478-1535),英國律師、作家、政治家,也是引領新思潮的學者。他歷任公職,曾經位居國務大臣(chancellor),任內處死不少異端教徒。他創造「烏托邦」(utopia)一詞且用為書名,敘述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後來,因為他堅決反對英王的政治宗教立場及做法,被斬首處死。以下關於摩爾生平作為和當時歷史景況的敘述,何者正確? |
A |
他的時代正值人文主義興起,致使基督教信仰式微 |
B |
他的宗教信仰應是趨向新教,政治意識則趨向共和 |
C |
他的一生遭遇,顯示專制王權攀升、政教衝突轉劇 |
D |
他著《烏托邦》,是對當時英國社會的描述與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