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以下是歷史上一位邊疆民族領袖的主張,提及與漢朝的緊密關係:「漢有天下世長,恩德結於人心,是以昭烈(劉備)崎嘔於一州之地,而能抗衡於天下。吾又漢氏之踢,約為兄弟,兄亡弟紹,不亦可乎?且可稱漢,追尊後主(劉禪),以懷人望。」請問:這位領袖應屬何族?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古埃及在某時期是以希臘統治階級為主,然後加上埃及的高級僧侶與貴族,共同組成中央集權的體制,以嚴格的稅收制度控管整個國家的經濟。而王朝的專制統治可說是採用『二元政治』形式,兩套法律並存,一套用於希臘人,一套用於埃及人。」上述資料應是描述埃及史上的哪一時期?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位史家記錄西元前五世紀的一場戰爭:「戰火從希臘半島延燒到小亞細亞,將這些地區所有國家全捲入戰爭。令人惋惜的是這場『世界大戰』把城邦自主的精神與文明的榮耀全帶入衰退之中。當城邦戰敗時,大部分人士將戰敗責任歸罪於蘇格拉底,宣判他是『讓年輕人墮落的辯士首惡份子』。」請問:這場「世界大戰」是指哪一場戰爭?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臺地區外海發生9.0規模的地震,使得日本東北地區及北海道東部沿岸受到海嘯侵襲,死傷慘重。更嚴重的是,福島核電廠遭受重創,導致輻射外洩及爐心熔毀的危機。核能安全問題引發許多國家人心惶惶,世界各國甚至重新檢討核能政策。但就在一片檢討聲浪中,卻有部分環保人士並未反對核能發電,這是因為他們認為核能對於下列哪一國際協定目標的達成,其實是具有不小助益的?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韓愈可以說是唐代學術思想文化史上,承先歇後、轉舊為新的關鍵人物。若以他的思想與主張為基準,反映了文化史上前後怎麼樣的轉變?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魏晉以來士族把持政權,社會重視門第,直到唐朝中葉以後才漸趨沒落,其重要原因為何?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關於講會,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以下三段資料,是針對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大事件之描述: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清代人口的增加速度超過耕地的增長,例如1660年,中國的人口可能在1億到1.5億之間,到了1800年間,卻上升至3億。但同時間,可耕地卻沒有相對應的增加。1661年,全國有5.49億飲耕地,1812年時,仍只有7.91億飲耕地。耕地增加不到50%,而人口增加卻超過100%。因此官方曾採取下列哪些方式,試圖解決此一問題?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筆資料指出:「臺灣之『漢儒化』奠基於延平郡王時期,入清之後快速發展。若和中國本土的西南,甚至湖北的施南府及漢代就已納入版圖的海南島比較,臺灣的『漢儒化』之速,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其中原因應該很多,但科舉制度與科舉社群之影響,應該是吾人不可忽略的。」關於從明鄭到清領時期臺灣文教發展之敘述,哪些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