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親愛的臺灣同胞:今天是元旦。代表祖國大陸的各族人民,向各位致以親切問候和衷心的祝賀。…自從1949年臺灣同祖國分離以來,音訊不通來往斷絕,祖國不能統一,親人無從團聚,民族、國家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中國同胞以及全球華裔,無不盼望早日。……」從上述文字可以得知,這篇文章的作用是什麼 |
A |
文攻武嚇 |
B |
武力犯臺 |
C |
和平統戰 |
D |
戒急用忍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晚、稀、少」、「人多力量大」、「人不但有一張嘴,還有一雙手,可以創造世界」;上列有關中共在不同時期所推動的政策,請問該政策主軸最符合哪一個範疇? |
A |
以群眾力量推動社會革命 |
B |
以群眾力量推動政治革命 |
C |
不同時期的人口政策 |
D |
以人民的力量推動民主革命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請選出《漢摩拉比法典》正確的敘述 |
A |
是一部成文法典 |
B |
內容已完全脫離「神話思維」,是人本人治的法典 |
C |
充滿階級意識,人民的權利無法獲得保障 |
D |
是兩河流域地區最古老的法典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西元5世紀在印度出現「釋迦牟尼是毗濕奴的化身之一」一說,代表印度宗教發展出現哪一種趨勢? |
A |
佛教吸收婆羅門教的教義,並為信仰主流 |
B |
婆羅門教吸收佛教思想,佛教因此沒落 |
C |
婆羅門教與佛教相互滲透演化形成印度教,並取得優勢 |
D |
佛教印度教發展過程各不相涉,此說不具歷史意義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關於十七世紀的英國政局發展,有人形容:「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後是議會的國王。」關於此一說法,以下論述何者正確? |
A |
革命後議會發生變化,而國王本身沒有變化 |
B |
革命後國王本身發生變化,而議會並無變化 |
C |
革命後議會與國王的本質皆無太大變化 |
D |
革命後議會與國王都出現了本質的變化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洛克認為人享有充分的自由平等與私有財產等自然權利。然而自然權利有遭受他人侵奪的危險,於是人們互訂契約成立國家。來保護自然權利不受侵犯。請問洛克為實現其理念,曾經歷下列哪一運動? |
A |
英國光榮革命 |
B |
美國獨立戰爭 |
C |
英國清教徒革命 |
D |
法國大革命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孤立主義抬頭,國內經濟繁榮,卻在 1920 年代末期,爆發全球性的經濟蕭條,使得 1930 年代變成三大勢力的攻防戰,是哪三大勢力? |
A |
自由主義、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 |
B |
法西斯主義、保守主義與現代主義 |
C |
自由主義、保守主義與法西斯主義 |
D |
浪漫主義、古典主義與寫實主義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2001年 2 月 26 日某組織以伊斯蘭教義反對偶像崇拜為由,下令摧毀在阿富汗境內的巴米揚大佛像。這種破壞世界文化遺產的劣行,是下列哪個組織的作為? |
A |
穆斯林兄弟會 |
B |
塔利班組織 |
C |
蓋達組織 |
D |
ISIS 組織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戰國時代齊國「稷下先生」和秦漢「博士」不同,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
#104年,#34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閱讀資料,再回答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