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歐洲曾流行一句俗話說:「法國領有陸地,英國領有海洋,而德意志領有天上的浮雲」。這句話的意思是:日耳曼人活在哲學和詩歌音樂的世界裡,是一個不重實際的民族。然而德皇威廉二世即位後,其外長皮洛夫公然宣稱:「讓別的民族去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只留下一文不值的天空,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也要一塊陽光下的地盤。」試問:下列何者可以印證皮洛夫的言論?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古前期西歐正當「黑暗時代」時,當時世界上有哪些文明正值其文明的全盛期?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法國大革命時期,有一位掌權者認為:「每一個公民都要接受『公共意志』的統治,而『公共意志』是絕對的、不可分割的,其具體形式是法律,政府是公共意志的執行者,有權迫使公民守法。」又說:「……革命時期的政府,其基礎應該同時具『恐怖與美德』。因為對敵人寬大,就是對自己殘忍;對陰謀反抗共和的人寬大,就是對愛國者殘忍……所以他堅持將『內奸』視為『外敵』,予以無情的打擊。」試問以下與此相關的敘述,何者正確? |
#97年,#27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十九世紀以來,選舉漸漸成為民主國家的重要制度,但也經常被野心政客所利用。下列哪些人物是透過選舉制度成為領袖?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一時期臺灣的貿易特色為:從日本進口設備、技術,再向美國輸出產品,形成對日本大量入超與對美國大量出超的情形。請問:此一時期最有可能是以下何者? |
A |
荷西時期 |
B |
清領時期 |
C |
日治時期 |
D |
戰後臺灣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大同雲岡石窟是中國佛教雕塑的勝地之一,主要開鑿於西元453-494年間,西元494年之後主事者轉移至洛陽龍門繼續石雕佛像的工作。請問:早期佛像雕塑從雲岡石窟轉到洛陽龍門石窟一事,與下列何者有關? |
A |
政府的遷移國都 |
B |
道教勢力的興起 |
C |
南朝君主的崇佛 |
D |
世家大族的反佛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庶民文化中常述說著「岳飛含冤而秦檜是奸臣」的歷史故事,但學者研究指出岳飛「冤死」的關鍵因素,是其違背了當時政府的基本國策。請問:所謂的「基本國策」是指以下何者? |
A |
士族政治 |
B |
強幹弱枝 |
C |
族群融合 |
D |
漢賊不兩立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一本中國通史指出,某一制度的特色有二:一是分封子弟與親戚,在緊要的地方築城防守,以建立龐大的政治控制網絡;另一則是籠絡不同族群,尋求合作。請問:此一制度應是以下何者? |
A |
西周的封建 |
B |
秦漢的郡縣 |
C |
隋唐的府兵 |
D |
滿清的八旗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從太平道、五斗米道到葛洪、寇謙之等人的作為與主張,可以看出早期道教發展的哪一特色? |
A |
民間巫術的盛行 |
B |
外來與本土宗教的衝突 |
C |
道教的逐漸士族化 |
D |
政府的積極提倡 |
#96年,#26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研究論文的關鍵字為:農民、教案、巫術、帝國主義等。請問:該論文的研究主題最有可能與以下何者有關? |
A |
鴉片戰爭 |
B |
太平天國 |
C |
義和團 |
D |
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