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一齣歷史劇名為「凡爾賽宮的盛宴」,劇中出現兩位滿臉橫肉的政治人物一同舉杯慶祝,並高聲對另一位神情落寞的代表叫囂著:「上帝也不過十誡,你憑什麼提出十四條!」請問上述歷史劇主要是在諷刺何者?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保衛大臺灣!保衛大臺灣!保衛民族復興的聖地,保衛人民至上的樂園。萬眾一心,節約生產,支援前線!打倒蘇聯強盜!消滅共匪漢奸!我們已無處後退!只有勇敢向前!向前!波浪滔天,海濤驚險!大海是敵人送死的墳墓,金、澎、舟山是我們海上的鋼拳!」上述歌詞曾在台灣透過電臺播送傳遍大街小巷,幾乎人人都會哼上一段。請問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清領初期每隔三年,則將從大陸福建、廣東、江西等地抽任兵員赴派臺灣戍防,武職官也相同,輪年調派來台,且其手下並非福建原營的士兵;這定期調換有兩種意思,一為換班,將兵丁分起調換,兩年換完,而第三年休息。二為班兵在臺三年,俸滿必須調回,即使有缺額,也不准在臺募補。請問上述制度的設置目的為何?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清領初期治台地方官會任意苛索與虐待熟番壯役,多將熟番派至生番出沒地開墾;部分熟番憤起的番亂經官兵平定後,這些熟番的社地慘遭剷平,大部分的埔地被漢人當作無主荒地占墾,剩餘的棄地則撥給幫助官兵平亂的熟番。請問上段資料的主要宗旨為何?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一場大浩劫後,整個歐洲的歷史喪失了光明,瞬間進入了黑暗。一直要到我們這個時代,透過模仿與再造,一切才又重回光明之中。」上述引文出自文藝復興時代人士對於某時代的負面批評,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皇帝有鑑於前朝亡國之失,不僅罷免中書省,更讓原屬旗下的史、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提高,上承皇帝之命,分工督理庶務,分割了昔日宰相的事權。請問上述皇帝最有可能是誰?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每一個人都像是一個小宇宙,乃是大宇宙的縮影。全體人類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轄,所以生病與死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不變的法則罷了,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沒有任何事物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物的發生都有其必要性。請問上述思想的學派為何?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一個時代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官員聽到〈論語〉為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隔日便對其侍從說:「以前的人,三十歲才站起來走路呢!」上述現象恰反映當時的時代風氣。請問這位地方官應是處於何時?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傳統中改革,是最安全的政治法則」,上述思想出自18世紀末期英國思想家柏克,認為人應依循社會傳統習慣來引導生活,尤其特別批判革命所造成的野蠻與獨裁,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
#102年,#32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當19世紀末自由主義的發展出現困境,『自由須含公義』成為社會普遍追求的目標,此使自由派人士需思考一個可能,這一可能便是如何在社會結構的範圍內,把法律上的自由變成實際上的自由。」請問,上文中主要指何種歷史現象的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