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首臺灣民謠:「思想起,從前在蕉風椰雨的南國,有個水涯山隈的排灣族部落,他們安祥幸福的生活,好個桃花源的理想國。可是啊,自從海上起了風波,敵寇就排山倒海地來威迫,家園燬了,廬舍燒了,老弱婦孺填了溝壑。彼當時,排灣族的勇士抑不住心中的悲情怒火,頓時化作飛矢利戈,紛紛指向敵人的心窩。」歌詞內容緬懷過往,令人低迴不已。請問文中吟唱的歷史事件為何: |
A |
牡丹社事件 |
B |
土庫事件 |
C |
礁吧年事件 |
D |
霧社事件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右圖為哪一動亂的路線圖? |
A |
庚子事變 |
B |
太平天國 |
C |
捻亂 |
D |
回變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資料一〉:西元前49年布魯特斯(Marcus Junius Brutus)加入龐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的軍隊,對抗凱撒(Julius Caesar)。次年龐培敗死,凱撒寬恕他,但他仍然參加刺殺凱撒的密謀集團。西元前44年,凱撒終於在元老院被以布魯特斯等人為首的密謀分子所刺殺。 |
A |
龐培敗死後,布魯特斯要為龐培報仇,但因為凱撒曾經饒他一命,布魯特斯的說詞只是要為自己的行動尋求正當的藉口,掩飾內心真正的動機 |
B |
凱撒曾經饒布魯特斯一命,使他轉而敬愛凱撒。但因為凱撒反對羅馬帝國的建立,因而招致布魯特斯等人的刺殺,他的說詞凸顯了他的愛國心 |
C |
凱撒曾經有恩於布魯特斯,使他敬愛凱撒。但他為了維護共和,反對凱撒專制,因而刺殺凱撒。他的說詞表現了他的兩難處境 |
D |
龐培敗死後,布魯特斯繼之代起,為了奪取權力,因而刺殺凱撒。但因為凱撒曾經饒他一命,布魯特斯的說詞只是要掩飾自己真正的動機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史書有云:「有位鹽商發跡於安徽,在揚州修建園林,不僅建築藝術精巧,而且頗具詩情畫意,並蓄名畫至數千,奇珍異貨頗可觀。」試問上述史料所載為何朝代之事? |
A |
宋代 |
B |
元代 |
C |
明代 |
D |
清代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西方歷史上,對於上帝的觀點曾經有過多次的轉變,以下是四個不同時期人們的看法: |
A |
乙丁丙甲 |
B |
丁乙丙甲 |
C |
丁乙甲丙 |
D |
乙丁甲丙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篇關於中國早期文化的論文中提到:「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的分布,像繁星般布滿天空,無論是在黃河流域中游、下游、長江流域、東南沿海、東北地區、甘青地區、四川等地都可以找尋到遺址。在此時,以旱作、稻作為主農業,已呈現出北方、南方不同的文化色彩。陶器製作,已有輪轉法,使陶器產量大增、品質也愈佳。它們彼此之間不斷文化、技術交流,使得精神、物質更加進步,奠定早期文化發展的優越基礎。」請問此文論點,認為早期文化的發展特徵為何? |
A |
呈分區發展狀態 |
B |
由中原文化核心地區向四周擴散 |
C |
侷限於長城以內 |
D |
東西二元對立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位社會主義者宣稱:「我們深感改革計劃的必然漸進性。社會主義植根於民主政治,民主必然迫使我們承認每一達到目標的步驟,至少必須獲得全國多數人民的同意與支持。因此,即使我們想立即革除所有的舊事物,但仍然必須在多數人民同意時才能完成。而一旦原則要付諸實踐時,我們必須先形成法案,並且逐條在委員會中辯論後,才交給適當的機構執行。如此,從一地之實行推及全國之普遍實施。這就是我們不能不了解的漸進之必然性。」請問此一主張應首先於何時何地發生並實現? |
A |
1800∼1820 年,法國 |
B |
1800∼1820 年,法國 |
C |
1870∼1890 年,德國 |
D |
1880∼1900 年,英國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資治通鑑》:「唐(宣宗)大中之末,府庫充實。自(懿宗)咸通以來蠻兩陷安南、邕管,一入黔中,四犯四川,徵兵運糧,天下疲弊,三使內庫申茲空竭,戰士死於瘴癘,百姓困為盜賊,致中原榛杞,皆蠻故也。」這是記載唐代面臨哪一嚴重的外患? |
A |
南詔 |
B |
吐蕃 |
C |
交阯 |
D |
天竺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一個時期,漢人欲在臺灣開墾,須取得官方執照或向原住民取得耕作權利,層層轉租出去的結果,呈現出大租戶、小租戶、佃農,共同構成「一田兩主」或「一田三主」的複雜土地制度。請問這是哪一時期的現象? |
A |
荷蘭統治時期 |
B |
鄭氏政權時期 |
C |
清領時期 |
D |
日治時期 |
#95年,#25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個國家曾經先後由羅馬帝國和法蘭克王國所統治,後來併入神聖羅馬帝國。近代以來,該國又成為西班牙的屬地,因為信仰新教而引起暴亂,遭受西班牙政府的鎮壓。該國獨立之後,以其宗教和思想自由的環境成為各國科學家和思想家的庇護所,甚至在最強盛的時期,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商船和國際貿易。雖然它偉大的時代已經結束,但一直到現在,它的經濟發達,本國企業遍佈全球,仍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擁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請問這是哪一個國家? |
A |
丹麥 |
B |
比利時 |
C |
荷蘭 |
D |
挪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