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西漢賈誼曾經這樣批評商鞅:「商君遺禮義,棄仁恩,并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故秦人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商鞅的哪一種措施,造成文中所描寫的現象? |
A |
定二十等爵,禁止私鬥,以軍功爵位來鼓勵臣屬、人民效命疆場 |
B |
行連坐法,輕罪用重刑,以增強對民間的控制 |
C |
以賦稅的壓力來促使百姓戮力生產,防止民眾游手好閒 |
D |
廢井田,開仟陌,以土地的私有來提高農業經濟的效率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宮晉見,皇帝親熱地接見,而且將梁孝王的五位兒子,都賜給爵位。梁孝王死後,景帝將他所遺之國分為五分,每位侯爵一分,又把爵位都提升為王。這個故事的正確解釋是? |
A |
自漢景帝開始,不再採取嫡長子繼承制,改為眾子均分制 |
B |
由於秦實行郡縣制,缺少諸侯支持而亡國,決定廣事封建,強化統治 |
C |
諸侯勢大會威脅中央,這種方式可以讓諸侯王的力量自然削弱,確保統治穩定 |
D |
這個時期的宗室子弟已經喪失了開國之初的勇武精神,用這個方式可以刺激他們努力奮發,戮力開拓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是描述哪一個時代的景象? |
A |
漢代征伐匈奴獲勝後,胡人內附的為數眾多,其中不乏居住長安,經營餐飲業的 |
B |
南北朝時胡漢雜處,胡人飲食文化盛行,士子趨之若鶩 |
C |
唐代國勢強大,民族界限比較薄弱,外國文化非常流行,胡姬當爐是常見的景象 |
D |
明代商品經濟發達,白銀大量進入中國,各種外國娛樂也隨之流行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紙幣毀爛時,持有者可將之換新幣,納費用的百分之三,臣民需金銀、珠寶、皮革作衣飾用者,亦可以紙幣向造幣局購買……京師鈔十錠易斗粟不可得。」依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以下何者為真? |
A |
上文描述的時代,應是紙幣剛出現時的宋代 |
B |
「京師鈔十錠易斗粟不可得」,說明當時通貨膨脹的問題非常嚴重 |
C |
「臣民需金銀、珠寶、皮革作衣飾用者,亦可以紙幣向造幣局購買」,政府仍然准許貴重金屬貨幣並行,這是紙幣失敗的主因 |
D |
紙幣的使用一直到清代才被白銀所取代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一位清代官員討論當時稅收制度,表示:「各省州縣地方收稅多以銅錢為主,但換成白銀交到中央。各省鹽商賣鹽也是收銅錢,交稅時卻須交白銀。原本銀價便宜,兌換時還有些利益,但現在銀價不斷上漲,每兩白銀值一千六百個銅錢。所以地方官必須墊賠,鹽商也視交稅為畏途。」文中說「現在銀價不斷上漲」的原因可能是? |
A |
政府收稅限定收銀,又有再融鑄時的「火耗」外徵 |
B |
民間奢華成風,大量白銀用以鑄造飾品銀器,致作為貨幣流通的白銀不足 |
C |
鴉片大量進口,形成白銀大量流出的「銀漏」 |
D |
政府增加白銀庫存以為紙幣發行準備,民間白銀供需因此失衡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清代詩人楊昌浚有一首詩云:「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這首詩應該是指哪一件事? |
A |
稱頌湘軍平定太平天國、勦捻匪,安定天下,猶如春風潤澤大地一般 |
B |
追述乾隆出兵塞外,安定天下的十大武功 |
C |
讚美康熙調派重兵大炮,萬里北征,擊敗俄羅斯,確保北疆 |
D |
稱許左宗棠排除萬難,力主西征,擊敗回教阿古柏政權,收復新疆的功業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從今天的眼光來看,羅馬在盛世時,大部分人的居家生活水準相當的低!他們住灰泥和乾磚造的簡陋小屋,然而大多數人似乎都還滿足於這種樸實的生活。這該如何解釋? |
A |
絕大多數的羅馬公民都是這樣的生活,沒有比較也就無所謂不滿 |
B |
羅馬人認為國家公共建築的壯闊雄偉,比自己的居房更重要 |
C |
受到斯多噶學派的影響,羅馬人認為應該刻苦生活,避免縱慾,房子能夠遮風避雨就可以了 |
D |
建材與空間都很有限,而且羅馬城時常失火,簡易的房子更容易重建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圖中可以看出所畫的是軍士與馬車準備作戰的情形,由繪畫的風格及圈中人物的姿態、服飾來判斷,這應該是哪一個古文明的繪畫?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關於這一句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 |
A |
這是柏拉圖說的,他反對老師蘇格拉底面對死刑的態度 |
B |
他反對民主政治,認為政治不可以交在一群沒有受過嚴格訓練的人手中 |
C |
他強調「中道政治」,認為理想的政體是一種能融合「寡頭」與「民主」成 的政府 |
D |
他重視抽象觀念,認為經由對觀念的討論,才能獲致真理 |
#101年,#31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歐洲的封建貴族,何以會逐漸喪失其服務宮廷和軍隊的特權,成為單純的鄉紳地主? |
A |
十字軍束征導致大量貴族死亡,其他的多半也負債沈重 |
B |
繼承制度使爵位及領土日益分割,貴族實力越來越小 |
C |
各國政府開始採用考試的方式單拔官員,許多有能力的平民藉此擔任公職,導致許多貴族無職可任 |
D |
受到商業復甦、貨幣流通的影響,代金取代了原來的封建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