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關於講會,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以下三段資料,是針對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大事件之描述: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清代人口的增加速度超過耕地的增長,例如1660年,中國的人口可能在1億到1.5億之間,到了1800年間,卻上升至3億。但同時間,可耕地卻沒有相對應的增加。1661年,全國有5.49億飲耕地,1812年時,仍只有7.91億飲耕地。耕地增加不到50%,而人口增加卻超過100%。因此官方曾採取下列哪些方式,試圖解決此一問題?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筆資料指出:「臺灣之『漢儒化』奠基於延平郡王時期,入清之後快速發展。若和中國本土的西南,甚至湖北的施南府及漢代就已納入版圖的海南島比較,臺灣的『漢儒化』之速,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其中原因應該很多,但科舉制度與科舉社群之影響,應該是吾人不可忽略的。」關於從明鄭到清領時期臺灣文教發展之敘述,哪些正確?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和印度在歷史上曾有一次值得記錄的交流盛事:「戒日王統一印度河及恆河流域,他是阿利安人統治印度最後的一道光輝。戒日王在位期間有一樁盛事,即是玄獎西來取經學法,戒日王推奈玄獎在印度的表現,更與中國通使,因此後來才會有王玄策三次出使印度的行動。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時,戒日王已過世,新王竟然劫掠唐朝使節團,王玄策東逃,就近向恆河北邊的唐朝盟國求援,反擊打敗新王,並將他囚送長安。」關於上述故事的相關敘述,哪些正確?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以下是一段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學生的作文: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到了1540年,查理是一個南及義大利,北至尼德蘭,東從西班牙起,跨海越洋直到墨西哥、秘魯,還包括地中海上數十個小島在內的廣大帝國之元首;同時又是日耳曼各諸侯國以及西半球無垠地帶的太上君主。疆域之大,是古羅馬帝國的二十倍。有史以來,第一位能以『吾土之內,太陽永不西落』炫耀的誇稱,亦因此而發出。」下列關於這一個帝國的相關敘述,哪些正確? |
#100年,#30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工業革命之後,西歐社會的發展趨勢為何?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列有關中國新石器時代農業村落的敘述,何者正確?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戰爭勝利或防禦天災成功,權力逐漸從選舉演變成世襲。此應是下列哪一階段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