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歷史上某一個朝代,王室和貴族死亡後,常用活人殉葬,少者12人,多者數十人乃至數百人。而殉葬者的身份,除奴隸之外,還包括王室與貴族生前的近親、近臣、侍妾等。請問:這種殉葬的風氣最可能是哪一時期?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秦始皇時,以十月為歲首,衣服、軍旗、皇帝的旗幟,都以黑色為主。而且將車子的寬度定為六尺,馬車有六匹馬。請問:這種改革,主要是受到何人的學說影響?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描述漢代時期的官吏,其產生的方式大都是「青年時期跑進○○求學,畢業後,派到地方服務。待服務地方行政有了成績,再經長官□□到中央,經過中央一番規定的考試,然後始正式入仕」。請問:○○與□□,應分別為?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唐中宗時,曾因為沒有經過正常行政手續就頒佈命令,自己覺得難為情,所以詔書上用黑字取代皇帝專用的紅色「勒」字,希望下行機關馬虎承認。請問:唐中宗覺得難為情,是因為其頒佈命令未經過何種機關?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明代某官的職務,是他們在看過任何要報告皇帝的文件後,拿一張小簽條,寫出他們的意見,附貼在公文上,送進宮裡,再由皇帝細閱決定。皇帝看過後,拿這條子撕了,親用紅筆批下,拿出去後,這便是正式的諭旨。請問:這應是下列何種官職?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東晉及南朝曾實行的「土斷」政策,其性質與內容為何?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中國傳統市鎮,至某時期轉變成新型市鎮。其特色從以滿足附近農村的消費所需,顧客多是農民,轉變成為了收購運銷遠地甚或海外的農村副業紡織品,顧客不乏富商大賞。請問:這應是哪兩個時期之間的轉變?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臺灣在某時期,招募閩粵居民來金墾,引進黃牛,及芒果、釋迦、波羅蜜、菸草、辣椒等新作物,使稻米和蔗糖產量成長。請問:這應是何時期的現象?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台灣在某一個時期實施行政劃分與地名變革。將全島區劃成臺北、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五個區域,及花蓮港、臺東、澎湖等三個廳。而把嘉義的「打貓」改稱「民雄」,把臺北的「艋舺」改稱為「萬華」等。請問:此應為何時期? |
|
#99年,#2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下列哪一本雜誌,具有「是一群中國大陸來台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結合,他們純屬書生論政,又因不懂台灣話,因此沒有群眾基礎。但是他們提倡民主自由的理念,以及敢於對時政痛的鍼砭的言論,對於臺灣部份本土精英而言,相當具有共鳴作用。」請問:依上文判斷,此本雜誌最有可能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