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下表為臺北、基隆、玉山、澎湖(不依序)四個氣象測站的年平均降雨量資料,試問23—25題: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下表為臺北、基隆、玉山、澎湖(不依序)四個氣象測站的年平均降雨量資料,試問23—25題: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下表為臺北、基隆、玉山、澎湖(不依序)四個氣象測站的年平均降雨量資料,試問23—25題: |
A |
風向不同 |
B |
迎風背風不同 |
C |
地勢高低不同 |
D |
距海遠近不同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西元2002年3月河北省發生嚴重的沙塵暴,累積的沙塵量平均每人達3公斤,能見度曾經為零,該年入冬的第一個沙塵暴出現在11月上旬的瀋陽,同樣非常嚴重。2004年3月沙塵暴席捲大陸十一個省區,當時內蒙古有2500多頭牲畜死亡,部分地區還颳起黑沙暴。平均而言,本年的沙塵暴比往年平均多4~5次。」試問26-27題。由11月上旬瀋陽的風向判斷,侵襲該地的沙塵暴最可能來自下列哪一地區? |
A |
長白山區 |
B |
松遼平原 |
C |
內蒙地區 |
D |
黃土高原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西元2002年3月河北省發生嚴重的沙塵暴,累積的沙塵量平均每人達3公斤,能見度曾經為零,該年入冬的第一個沙塵暴出現在11月上旬的瀋陽,同樣非常嚴重。2004年3月沙塵暴席捲大陸十一個省區,當時內蒙古有2500多頭牲畜死亡,部分地區還颳起黑沙暴。平均而言,本年的沙塵暴比往年平均多4~5次。」試問26-27題。近年來,中國發生沙塵暴的頻率增加,和下列何者最「沒有」關係? |
A |
人口成長造成土地利用過度 |
B |
京津唐工業區大量抽取地下水 |
C |
黃河下游斷流促成風沙增加 |
D |
漠南草原牲畜增加造成濫牧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以文化要素為指標所界定的區域稱為文化區,世界主要的文化區包括:(甲)東亞文化區、(乙)東南亞文化區、(丙)南亞文化區、(丁)西亞-北非文化區、(戊)歐洲文化區、(己)盎格魯美洲文化區、(庚)拉丁美洲文化區、(辛)南非洲文化區、(壬)紐澳-大洋洲文化區。試問28-30題: |
A |
乙 |
B |
丁 |
C |
己 |
D |
壬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以文化要素為指標所界定的區域稱為文化區,世界主要的文化區包括:(甲)東亞文化區、(乙)東南亞文化區、(丙)南亞文化區、(丁)西亞-北非文化區、(戊)歐洲文化區、(己)盎格魯美洲文化區、(庚)拉丁美洲文化區、(辛)南非洲文化區、(壬)紐澳-大洋洲文化區。試問28-30題: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庚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以文化要素為指標所界定的區域稱為文化區,世界主要的文化區包括:(甲)東亞文化區、(乙)東南亞文化區、(丙)南亞文化區、(丁)西亞-北非文化區、(戊)歐洲文化區、(己)盎格魯美洲文化區、(庚)拉丁美洲文化區、(辛)南非洲文化區、(壬)紐澳-大洋洲文化區。試問28-30題: |
A |
乙 |
B |
己 |
C |
庚 |
D |
辛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右圖為玉山國家公園部分地區之地形及河流示意圖,其中北側的陳有蘭溪河谷比南側荖濃溪為陡峻,造成陳有蘭溪急速向源頭侵蝕,形成明顯的山崩,侵蝕已達兩河分水嶺,即將發生河流襲奪。試問河流襲奪發生後,哪些河段會因為流量增加而在沿河產生峽谷及河階地形? |
#95年,#25期,#地理,# 乙組,#警專, | |||
西元2004年5月1日,十個中歐與東歐國家加入歐洲聯盟,使其成為一個總人口達4億5000萬人的龐大組織。請問:這次新加入歐洲聯盟的十個國家中,有哪些是臨地中海(包括附屬海)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