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此深具歷史意義的事情發生後,平等外交關係形成,兩國君主間建立親屬關係,並進行官方監督的貿易,此後,邊界問題依原則化解危機,除持續維持長時間的和平外,對於雙方的文化和經貿發展亦大有助益。根據前述內容判斷,下列敘述正確者為?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他的任務包括:主持祭典、管理族產、教化和獎懲族眾、處理糾紛與爭端等,後來他的各項權力甚至還得到法律的確認和保障。請問:他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某時期,地方長官不遵守中央指示,反與動亂勢力協定互不相犯,以求免於戰禍,事後中央雖不追究,但亦顯示出無法控制地方勢力的局面。根據前述內文判斷,下列敘述正確者為?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甲派學者:我認為考察事物以獲得知識,獲得了知識,才能明辨是非,正確認識天理,按仁義的要求去做。乙派學者:我不認同,我覺得從考察事物出發,只能得到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並不能懂得天理,這樣做,只會敗壞召人之道。請問:前述兩派學者思想上的爭端,是何時何事?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指》中,評論春秋戰國時代最重要的六家學說,列舉其優缺,其中提及甲學派:知識廣博但難以掌握要領,用力多卻少有功效,所以其主張難以完全信從;然而其制定君臣父子間的相處禮儀,區分夫婦長幼間的生活規矩,則是不能改變的。乙學派:過於注重吉凶預兆且禁忌避諱太多,使人戚到束縛並多所畏懼;但其排定一年四季運行的秩序,則是不可或缺的。請問:甲、乙學派各為?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佛教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發展出一些適應中國文化的教義理論、禮儀制度、修行等方式,到了何時期,佛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已中國化,各宗派紛紛成立?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單位,為維護人倫身份的等差秩序,統治者遂以儒家思想為指導而制定法律,某朝代甚至強調「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徹底落實了儒家的法觀律,請問:此朝代為?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自強運動期間,已積極主張變革法制者,多屬買辦、記者等與歐美有所接觸的新興階層,其中O認為,軍事的吞併容易被人發覺,商業的蠶食卻能在無形中使國家虧損,故習兵戰不如習商戰。請問:O是誰?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在西力的衝擊刺激下,知識份子出現了「融入亞洲」(維護傳統)與「脫離亞洲」(全盤西化)的路線之爭。其中堅持融入亞洲、振興東學的概念者,更以「扶助東亞獨立」相號召,鼓吹東亞各國應「共存共榮」請問:前述的思想論戰最有可能出現? |
|
#109年,#39期,#警專,#歷史,#乙組, |
|
塔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築,其次則是君王的宮殿。塔廟以石磚整齊砌成,牆上有浮雕、彩繪鑲崁圖案等裝飾藝術,並有階梯直通塔頂,以便更接近神。根據前述內文分析,此城市位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