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憲法法庭針對刑法第 140 條規定:「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 或對於其依法執行之職務公然侮辱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 萬元以下罰金」,認為「系爭規定關於侮辱職務罪部分,係以刑罰(包括 自由刑及罰金刑)制裁此等言論,縱令僅處以罰金刑,亦與刑法最後手 段性原則有違,而已侵及憲法言論自由之核心保障」等語。試述何謂「刑 法最後手段性原則」?其對刑事政策之擬定有何重要性?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我國刑事司法機關近年來積極推展「修復式司法」之制度,試問「修復 式司法」之重要意涵與精神為何?此一制度在我國刑事訴訟法是否已有 具體規定得以執行?其優、缺點為何?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刑事政策, | |||
刑法於民國 105 年新增第 38 條之 1 以下之「利得沒收」新制,其立法目 的強調,原本之沒收制度「難以遏阻犯罪誘因,而無法杜絕犯罪,亦與 任何人都不得保有犯罪所得之原則有悖」,因而增訂新制。作為利得沒收 新制重要根據之「任何人都不得保有犯罪所得之原則」,其精神與功能為 何?與既有之應報思想或預防思想等刑罰理論是否得以相容?試說明 之。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犯罪學與再犯預測, | |||
請說明表現型殺人(expressive killing)與工具型殺人(instrumental killing) 之差異?此種分類缺點為何?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犯罪學與再犯預測, | |||
請根據被害人特質論(victim precipitation theory)、生活方式論(life style theory)、危險地區論(deviance place theory),說明為何有些被害人之犯 罪被害機率比較高?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犯罪學與再犯預測, | |||
受刑人 A,男性,年 30 歲,待業中,離婚,無子女,父母年長且早已離 異,罹患輕度憂鬱症,無藥酒癮問題,因街頭隨機殺人觸犯殺人罪,判 處無期徒刑。請說明犯罪風險-需求-回應模型(risk-need-responsivity model,RNR)如何運用在擬訂其收容監獄時的個別處遇計畫中。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犯罪學與再犯預測, | |||
新世代反毒策略及行動綱領之多項策略中提及為隱性施用毒品個案、毒 品戒癮者及其家庭建立友善接納環境,請說明上述所提策略有無犯罪學 理論或研究可以支持?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監獄行刑法與羈押法, | |||
依監獄行刑法及羈押法規定,受刑人與被告如有妨害監獄、看守所秩序 或安全之行為時,得施以懲罰規定。請分別說明其二者懲罰規定項目相 同點與差異點分別為何?請詳述之。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監獄行刑法與羈押法, | |||
監獄中對於適用累進處遇之受刑人,在那些情形下,監獄得給予和緩處 遇?受和緩處遇之受刑人,在編級後之責任分數應如何計算?請分別說明之。 |
#113年,#司法人員三等考試,#監獄官(男),#監獄官(女),#監獄行刑法與羈押法, | |||
受刑人在監獄執行期間,一律應參加作業,惟在那些情形下不用參加作 業?另就炊事、打掃及其他需急速之作業者,在那種情形下始 可停止作業?請依監獄行刑法規定,分別說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