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據「警察機關輪班輪休人員勤休實施要點」,警察人員服勤時數以每日 8 小時為原則,但執行下列何種勤務,超時服勤時間不受每日不得超過 16 小時限制? |
A |
刑事警察單位執行刑案偵查 |
B |
執行食安相關法令案件之勤務 |
C |
偵辦陳報內政部警政署列管之重大刑案或特殊刑案專案 |
D |
實際擔負內部管理及應變處置之主管勤務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據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有關治安顧慮人口之查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警察發現治安顧慮查訪對象有違法之虞時,應以勸告或其他適當方法,促其不再犯 |
B |
曾犯森林法所定森林主副產物贓物罪者,屬治安顧慮人口查訪對象 |
C |
對於已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程度聲望與地位之查訪對象,為避免影響查訪對象之名譽,應主動改為夜間實施查訪 |
D |
曾犯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所定運輸槍砲彈藥刀械之罪者,屬治安顧慮人口查訪對象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在警察勤務運作原理中,提出警察勤務應該主動先發式(proactive)的發現問題,而不是被動反應式(reactive)的處理問題,前述是屬於下列何種勤務原理? |
A |
隨機原理 |
B |
散在原理 |
C |
機動原理 |
D |
活用原理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警察勤務區訪查作業規定第 2 點規定,下列何者並非記事人口? |
A |
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7 條、第 41 條規定,應登記、報到之加害人 |
B |
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 42 條規定,應登記、報到之加害人 |
C |
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48 條規定,應實施查訪之相對人(加害人) |
D |
依跟蹤騷擾防制法第 5 條規定,經警察機關書面告誡後二年內,再為跟蹤騷擾行為者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下列何者警察機關係執行警察法第 5 條第 1 款拱衛中樞、準備應變及協助地方治安之保安警察業務? |
A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 |
B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三總隊 |
C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四總隊 |
D |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警察以輔導、協助、勸告、建議或其他不具法律上強制力之方法,促請特定人為一定作為或不作為之行為,為何者警察手段? |
A |
指導 |
B |
服務 |
C |
代履行 |
D |
強制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下列何者為警察職權行使法規定的警察職權? |
A |
代履行 |
B |
蒐集資料 |
C |
間接強制 |
D |
行政罰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據集會遊行法第 25 條規定,經許可之集會、遊行而有違反許可事項、許可限制事項者,該管主管機關得予警告、制止或命令解散,此項職權規定賦予警察機關何者空間? |
A |
行政罰 |
B |
即時強制 |
C |
發布抽象法令 |
D |
行政裁量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6 條規定,警察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得對於下列何者之人查證其身分? |
A |
滯留於有事實足認有陰謀、預備、著手實施重大犯罪或有人犯藏匿之處所者 |
B |
合理懷疑其有違反行政罰之虞者 |
C |
合理懷疑其對已發生之犯罪或即將發生之犯罪知情者 |
D |
有事實足認為防止其本人或他人生命、身體及財產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學與警察勤務, | |||
關於警察勤務制度、事權及法令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 |
A |
警察勤務制度,由中央立法並執行,不能交由直轄市、縣(市)執行 |
B |
警察勤務制度,指警察業務之單位組合勤務方式之基本原則事項 |
C |
直轄市警察勤務機構設置、裁併及勤務之實施事項,由中央立法,再交由直轄市執行 |
D |
警察勤務條例之規定,於各專業警察機關執行各該專屬勤務時準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