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官甲、乙二人於執行巡邏勤務時途經某路段,經路人丙通報附近某商店內刻正發生強盜案件,甲、乙乃即刻前往刑案現場並依法逮捕現行犯丁。依據刑事訴訟法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甲、乙得經丁之同意後,至丁宅中搜索,搜索完畢後,並應於 3 日內向該管檢察官及法院報告 |
B |
甲、乙得在未經丁之同意下,立即搜索丁使用中之交通工具,搜索完畢後,無庸於 3 日內向該管檢察官及法院報告 |
C |
情況急迫,甲、乙得因丁之供述,對非現行犯之共謀共同正犯戊,不經約談傳喚逕行拘提戊,並應於 3 日內向該管檢察官及法院報告 |
D |
情況急迫,甲、乙得因丁之供述,對非現行犯之共謀共同正犯戊,逕行進入戊宅中實施逕行拘提戊,無庸於 3 日內向該管檢察官及法院報告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甲宅遭竊損失財物千萬元,案經轄區司法警察官乙、丙、丁調閱路口監視器畫面影像詳細查證比對,顯示戊確實涉有重嫌,乙依法通知戊到場接受警詢,戊乃依乙通知指定之日時地點到場接受警詢,警詢程序中,戊自始至終均矢口否認涉犯該起重大竊案。依據刑事訴訟法之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戊係依法通知到場應訊,警詢後應任由戊自由離去,不得將戊解送至該管檢察官複訊 |
B |
戊涉犯重大竊案,屬最輕本刑 5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警詢後應將戊解送至該管檢察官複訊 |
C |
戊自始至終均矢口否認涉犯犯行,警詢後應將戊解送至該管檢察官複訊 |
D |
戊涉犯重大竊案,路口監視器畫面影像亦顯示戊確實涉有重嫌,警詢後應將戊解送至該管檢察官複訊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機關實施通訊監察時,應嚴格遵守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以免違法或不當侵害人民權益。關於司法警察機關實施通訊監察之程序要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辦理通訊監察聲請案件,應由警察局刑警大隊偵查隊長或警察分局偵查隊長從嚴審核決行 |
B |
通訊監察執行期間,案件承辦人應至少每週派員取回監錄內容 |
C |
通訊監察執行期間,案件承辦人應至少每月作成一次以上之報告書陳報法院 |
D |
實施通訊監察之繼續監察期間,原則上不得逾一年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官甲、乙、丙三人依法逮捕搶奪罪之現行犯丁後,隨即帶回分局偵查隊進行警詢程序。關於警詢程序之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警詢時,應告知丁得隨時選任辯護人、輔佐人或代理人 |
B |
警詢時,丁若表示已選任辯護人時,應立即停止詢問。但有急迫情形且經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
C |
警詢時,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並應全程連續錄影。但有急迫情形且經記明筆錄者,不在此限 |
D |
警詢時,丁不得請求對質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某日 17 歲之少年丁因故持改造衝鋒槍朝某商店掃射,丁持槍掃射後隨即赴當地警察派出所自首,由司法警察官甲、乙、丙三人負責詢問丁並製作警詢筆錄。關於甲、乙、丙三人詢問丁之程序規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行政警察人員,#偵查法學與犯罪偵查, | |||
司法警察人員實施偵查,必要時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關於司法警察人員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之程序規範,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常用為組織犯罪行為之處所,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B |
常用為妨害風化行為之處所,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C |
搜索或扣押處所經住居人之承諾,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D |
假釋人住居或使用之處所,得於夜間執行搜索或扣押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請試述警察偵查犯罪手冊中對犯罪被害人保護的作法;另再舉出一項作 法說明警察針對性侵害被害人的特別保護措施。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刑案區分為普通刑案、重大刑案及特殊刑案,請試述「特殊刑案」的定 義?以及依據警察偵查犯罪手冊有關特殊刑案之偵查責任區分與督導 管理規範為何?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偵查犯罪,應遵守偵查不公開之原則,但依法令經審酌公共利益之維護或合法權益之保護,於認有必要時得適度公開或揭露偵查程序或偵查內容。試問,有關本項偵查不公開原則的說明,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
A |
對於社會治安有重大影響或社會矚目案件,偵辦人員可不經去識別化自行公開偵查之照片或物品 |
B |
對於媒體報導與事實不符,影響訴訟關係人之名譽、隱私等,偵辦人員認有澄清必要可公開偵查之影音資料 |
C |
對於影響社會大眾生命、身體安全之案件,警察機關認有告知民眾注意防範之必要,可以公開犯罪嫌疑人之前科資料 |
D |
對於現時難以調查證據之案件,警察機關審酌犯罪嫌疑人行使防禦權之必要,為請大眾提供證據可以公開其前科資料 |
#112年,#三等考試,#警察三等考試,#刑事警察人員,#犯罪偵查學, | |||
某甲行經某處發現有人倒臥血泊旋即向派出所報案,警察乙到達犯罪現場進行蒐證,發現路邊有監視器拍攝到模糊人像。警察局認犯罪情節重大,乃公布影帶懸賞 10 萬元請民眾協尋影像之人。某丙見報導前往提供協尋線索。稍後,人犯 A 為領取獎金,委託友人丁前往代為表明其為影中人,現警察綜合各項蒐證鎖定辦案對象。有關警察機關受理該案,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
A |
甲已先行向派出所報案,A 不能該當自首 |
B |
乙已到過現場蒐證,A 不能該當自首 |
C |
丙提供辦案線索給予警察局,A 不能該當自首 |
D |
丁受託報案乃為領取獎金,A 不能該當自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