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下列何者屬於初級犯罪預防的途徑?①學校早期發現與預防 ②犯罪區域分析 ③加重刑罰④鄰里守望相助巡守隊 |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③④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情境犯罪預防的技術中,那些屬於「增加犯罪風險」?①財產標註 ②設置管理人員 ③要求學生穿著校服到校上課 ④在學校中分散麻煩人員 |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標籤理論對於政策面的影響,在美國即提出「4D 政策」,下列何者屬於此「4D 政策」?①延遲化(Delay) ②非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 ③轉向處分(Diversion) ④適正程序(Due Process) |
A |
①②③④ |
B |
②③④ |
C |
②④ |
D |
③④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桑普森和勞伯(Robert Sampson and John Laub)發現中止或持續犯罪,有共同的機制或過程,下列那些屬於其主要途徑?①婚姻/配偶 ②軍隊服役 ③自己改變 ④矯正學校 |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下列何者屬於美國學者貝利(Bayley)所稱警察績效間接指標的硬性指標?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有關美國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
A |
增加巡邏對於犯罪並非完全沒有影響,警車出現會產生魅影效應或殘餘威嚇 |
B |
增加傳統巡邏不能有效增加逮捕率與降低民眾犯罪恐懼感 |
C |
增加巡邏不能有效控制犯罪,原因在於「威嚇理論」之失效 |
D |
傳統巡邏仍採用問題導向之勤務模式,未聚焦於犯罪問題使相同犯罪不斷發生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下列有關打詐政策與法制之論述,何者錯誤? |
A |
面對電信等詐欺案件犯罪型態與技術不斷演化,立法院已陸續修訂中華民國刑法、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個人資料保護法、洗錢防制法及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等「打詐 5 法」 |
B |
政府目前推動「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 1.5 版」,精進「識詐、堵詐、阻詐、懲詐」4 大面向,運用公私協力推動各項防詐作為,達到「減少接觸、減少誤信、減少損害」3 減目標,以全面降低詐騙受害事件 |
C |
推動數位信任科技,如建置「111 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臺」,避免民眾被偽冒政府的簡訊詐騙;推動電商業者導入物流隱碼技術、加強資安,確保個資保護與可信任的購物環境,屬於「堵詐」之精進作法 |
D |
洗錢防制法第 15 條之 2 告誡新制及無正當理由交付、提供帳戶(號)罪施行後,對過去無法以幫助詐欺罪、幫助洗錢罪定罪之無正當理由交付、提供金融帳戶、向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之事業或第三方支付服務業申請之帳號者,一律由警察機關裁處告誡,另就賣帳戶(號)或一行為交付 3 個以上帳戶(號)或告誡後 5 年以內再犯者,科以刑責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下列有關少年事件處理政策與法制之論述,何者錯誤? |
A |
警察為落實兒童權利公約保障,防制少年犯罪應以預防少年偏差行為與偵處相牽連犯罪並重 |
B |
少年事件處理之政策需考量保護主義優先、需保護性及行為科學配合 |
C |
少年施用 K 他命成癮屬曝險少年,由少年輔導委員會採取輔導行政先行為之 |
D |
11 歲小朋友,不論觸犯任何刑罰法律之行為,不得依少年事件處理法之規定處罰之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關於我國現行毒品防治政策與法制之論述,何者錯誤? |
A |
目前政府所推行的施用毒品者再犯防止推進計畫,其適用對象包含施用各級毒品之成人及兒少 |
B |
少年單純持有第三級或第四級毒品未滿 5 公克者,因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未有明確規定應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處理,故現況係由查獲警察機關裁處行政罰鍰 |
C |
毒品審議委員會得將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對社會危害性之虞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及與該等藥品、物質或製品具有類似化學結構之物質進行審議 |
D |
現行毒品根據它的成癮性、濫用性、社會危害性分成四級,如 PMMA 毒性作用較慢,施用者常因施用之初無感而使用過量,故現將 PMMA 列管屬於第三級毒品 |
#113年,#警察三等人員考試,#行政警察人員,#警察政策與犯罪預防, | |||
下列有關警察在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之權責與角色之論述,何者錯誤? |
A |
違背犯罪被害人保護命令應逕行拘提 |
B |
應告知其得依該法申請保護服務及犯罪被害補償金之權益 |
C |
應告知犯罪被害人保護命令規定並將其意見記明筆錄 |
D |
應將保護機構及分會納入服務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