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諮商輔導與婦幼保護, | |||
主張理情行為治療法(REBT)的艾里斯(A. Ellis),曾提出十二種非理 性信念。請列出其中的五項,並舉例加以說明其中非理性之所在。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諮商輔導與婦幼保護, | |||
多元模式治療是由拉澤斯(A. Lazarus)發展出來的技術折衷主義,並提 出七大模組元素,簡稱為 BASIC I.D.。請列出此七項的中文名稱,並分 別扼要說明。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諮商輔導與婦幼保護, | |||
不管是家庭暴力或是職場霸凌,任何暴力傷害都是野蠻的行為。請列出 至少五項家庭暴力或職場霸凌行為的類型,並請各舉一例詳細說明。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學與犯罪預防, | |||
犯罪預防領域愈來愈重視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議題,尤其 關注反社會人格之類型與犯罪的關係,其中德國精神醫學家施耐德 (Klaus Schneider)的分類被引用較為廣泛,且對各國司法精神醫學影響 也較大。依此,請說明反社會人格類型及其與犯罪的關聯。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學與犯罪預防, | |||
臺灣社會殺人事件時有所聞,探究殺人犯罪之成因至為複雜,請依照國 內外研究成果,說明殺人犯罪之防治應採取那些妥適的對策?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學與犯罪預防, | |||
為了保障犯罪被害人與其家屬之權益,提供支持服務及經濟補助,以修 復因犯罪造成之傷害,立法院於 2023 年將「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修正為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請說明此次修法的重點為何?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學與犯罪預防, | |||
日前某名人於違法論壇購買兒少性影像,造成被害人難抹滅之身心傷 害,為了杜絕此類案件,立法院於 2024 年修正了「兒童及少年性剝削 防制條例」,請說明此條例明訂那些違法行為?又其修法特色為何?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取徑(犯罪學研究亦復如是),已不再是質化與量化 研究方法涇渭分明;反而愈益重視將質化與量化方法二者合而為一,在 一次的研究中,同時執行,謂之混合方法(Mixed Methods)。(請以混合 研究方法為度),回答以下提問: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在犯罪防治的實務工作上,相關人員常常要面對嶄新或複雜多元的犯罪 型態,形成重大的犯罪防治挑戰。研究人員必須根據犯罪事件的特性, 思索可能的切入觀點,並據以形成假設;接著再蒐集相關具代表性的實 證資料,用以驗證特定切入觀點所形成之假設的準確與否,最後推論出 可能的問題解答。假設根據警政署的今年度汽車車禍案件數,與往年相 較,有顯著上升之趨勢。 |
#114年,#三等警察,#犯罪防治人員預防組,#犯罪分析, | |||
眾所周知,近年來傳統社會調查方法的實施,在當代社會居住型態的改變 下,已呈現益發困難的窘境,過去追求的高度具代表性的樣本資料,因調 查成本的節節高漲而幾近不可復得。同時間,大數據分析的研究取徑,因 在硬體與軟體設備上的突破性進展,而有了長足而醒目的進步。也逐漸成 為社會科學研究的應用方法選項之一。事實上,蘊藏在政府各部門歷年所 累積的相關資料,確實相當可觀,俱足作為大數據分析的資料基礎。假設 欲以「大數據分析」方法,研究臺灣社會「犯罪行為」與「社會階級」之 間的關連,試規劃一項以大數據分析為度的可行研究設計。 |